比如,寇準。
歷經三朝,三任宰輔的寇準,數遍天下,至今仍活著的,他肯定是資歷最老的那一個。
看完王曾的札子,李傑陷入了沉思。
劉娥為什麼要單獨帶這份札子過來?
迎回寇準,這倒是他從未設想過的計劃。
寇準性子剛烈,可不是那麼好拿捏的,畢竟是歷經三朝的元老。
所以,寇準並不在李傑的甄選範圍之內。
“寇老年事已高,再讓他為國事操勞,怕是不好。”
聞言,劉娥還以為官家是在考慮她的情緒,於是跟著解釋道。
“其實,請寇準回中書坐鎮,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南方出身的官員勢力膨脹的厲害,首相丁謂是南方人,執掌三司的祖士衡也是丁謂一系的人。
政權,財權,皆握在南方系官員的手上。
之前還有王曾在一旁牽制,現在王曾辭去了相位,高層的北方系官員只剩下呂夷簡一人。
東來呂氏,固然是高門大姓,只是呂夷簡的資歷尚淺,不足以和南方係爭鋒。
因此,劉娥反而覺得召回寇準,的確是一招妙棋。
她今天過來,也不是為了什麼試探,而是真心實意的。
“大娘娘,寇老重返中書,可不是一件好事。”
言罷,李傑給劉娥好好上了一課。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李傑需要的是執行者,而不是決策者。
簡而言之,他不需要那種想法太多的宰相,勤勤懇懇辦事的那種就足夠了。
而寇準,顯然不是這種人。
“既然六哥已經有了主意,那這札子便留中吧。”
劉娥有意讓寇準回京,主要還是為了顧全大局,單從私人情感出發,她當然不希望寇準回來。
寇準這人,太強勢!
澶淵一戰,寇準甚至敢裹挾先帝親自去一線。
那一戰,得虧是成功了。
如果失敗,先帝出了什麼事,寇準絕對是千古罪人!
(ps:劉娥不喜歡寇準,也是有原因的,哪怕沒有寇準密謀‘立太子,廢皇后’一事,他們兩個也尿不到一壺去。
他們的性格就註定了,他們沒法配合執政)
……
……
……
一轉眼,兩個月過去。
此時,王曾已經抵達青州,開始了半退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