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員的提問,在教室裡再次掀起驚濤駭浪。
這位教員自己也侷促不安。
他是真發現了問題,並非挑刺。這本教材上,有個治療失眠的藥方,前面寫了“西洋參”五錢,後面卻又寫了個“黎蘆兩錢”。
黎蘆與各種參都反,不能一起用。它與西洋參,也是十八反之一。
這個藥方裡,有二十一味藥,顧院長可能是筆誤吧?
畢竟編寫這麼一大本書,不可能沒半點錯誤。
只是,其他錯誤都好說,犯了“十八反”的錯誤,就嚴重了。
白紙黑字,而且書發到了這麼多學生手裡,這次顧院長如果不離開學校,大概是打發不了的。
教員不知是好,還是壞,故而惴惴不安。
“是嗎?”他聽到顧院長也如此說,她臉上卻無半分慌亂,好像篤定自己不會犯錯一樣。
她也翻開了第109頁,然後笑了笑,沒說話。
她的模樣,是混不在意的,似乎有什麼隱情。
教員心中更慌了。
他身不由己轉頭,看了眼旁邊的衛生部次長。
聶次長的臉變了,尷尬又氣憤,似乎想要說話;校長也看到了,一臉難堪,對著書本目瞪口呆;其他跟隨著次長和校長的人,臉上也沒了血色。
他們第一排這群人裡,只有王玉年稍微能控制表情。
不過,他的表情很奇怪。
王玉年好像不是在控制他的震驚,而是在控制他的喜悅,因為他死死抿住唇,眼睛卻彎了,像是想笑。
教員心中稍微踏實。
不過,他這踏實尚未過三秒,後面的學生們議論開了。
“哪裡有十八反啊?”有個學生問。
“對啊,是哪兩味藥犯了十八反?”旁邊的學生搭腔。
他們鬧哄哄的,紛紛詢問同桌,第109頁到底哪裡錯了。
“顧院長,哪裡犯了十八反啊?”有個大膽的男生,站起身高聲問,“是什麼和什麼十八反?”
他們都不是學中醫的。
甚至還有人不知道十八反,只是聽著名字感覺唬人。
司行霈闔上了書,唇角微翹。
那個提問的教員,臉發燙了,不知是緊張還是生氣:為什麼這些學生不知道十八反?
他看了眼顧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