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八章 相國

晉永嘉九年(315)、漢建元元年四月二十日,晴。

劉粲準備離開宮城之前,扭頭看了向延明殿。

延明殿是東宮,皇太弟劉乂的居所。

劉粲在關中征戰年餘,聲望日隆,現在已是晉王、相國,掌單于臺,位高權重。

出行之威儀,更是隱隱超過皇太弟一籌。

本月初,因為中山王再度徵調馮翊氐羌之眾東行,一些人到皇太弟殿中訴苦。可能言語間有些不敬吧,馬上就被人告到了天子劉聰那裡。

劉聰把東宮四衛兵馬五千人發往河內,交由安西將軍劉雅指揮,又令冠威將軍卜抽將兵監守東宮,隔絕內外,不許劉乂參加朝會。

皇太弟,已是籠中鳥。

想到此節,劉粲大笑而出,快馬加鞭出了平陽。

劉乂,已不足為慮,早晚把他手裡的氐羌管治權拿過來——劉粲管單于臺,掌六夷事,但馮翊郡的氐羌之眾不歸他管,向來由劉乂管束。

其實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因為劉淵當年就娶了馮翊氐人出身的單皇后為妻。從法理上來說,劉乂是嫡子,劉聰反而是庶子。

劉淵死後,太子劉和繼位,他主動出手對付諸位兄弟,一開始很成功,但最後栽在了劉聰手上,被反殺。

劉聰殺兄其實是說得過去的,畢竟是劉和先動手,總不能坐以待斃吧?因此劉漢群臣在這一點上能諒解他。

但殺了劉和後誰繼位呢?不該是另一位嫡子劉乂嗎?

這就是劉聰當年面臨的困境。

好在他威望高,能力強,而劉乂的年齡又太小了,在做出妥協(以劉乂為儲君皇太弟)之後,勉強登基。

而今時過境遷,劉聰的帝位早已穩固,並且清洗了一番朝堂,支援劉乂的人幾乎找不到了,所以他不再掩飾,打算把皇位傳給親兒子,而不是搞什麼兄終弟及。

軟禁劉乂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剝離其對馮翊郡氐羌部落管治權——馮翊氐羌眾至十萬人。

快哉快哉!

千餘騎沿著驛道一路南行,往河東方向而去。

平陽城外看起來比較繁華了。

操著本地、關西乃至河南口音的百姓在田間鋤草。

匈奴牧人則壓根不關心田裡的莊稼怎麼樣,長草就長草唄,能怎樣?有那時間,不如把牲畜趕到汾水兩邊的山裡去放牧。

幷州的土地好啊,山裡草木茂盛,雨水充足。同樣的地方,草原上只能養一頭羊,這裡能養五到十頭,甚至更多。

劉粲還看到有軍士出城操練。

那應該是禁軍了,身強體壯,器械精良,殺聲震天。

以後都是我的!

劉粲又笑一聲,策馬而前。

“相國,為何不留在平陽輔政?我看天子亦有此意。”趙染追了上來,低聲問道。

趙染原為司馬模部將,後投劉漢,今頗得劉粲寵信。

此番入京述職,便把趙染帶了過來,得了諸多賞賜。

“你道我不想。”提到這事,劉粲臉色變得不太好看了:“奈何陳元達作梗。”

其實,陳元達諫止劉粲留京輔政,那是直接原因,卻不是主要原因。

根本問題在於,長安、河北都需要一個位高權重之人主持大局。遍數朝廷,就劉粲、劉曜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