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

人間四月天,天氣是愈發溫暖了。

從三月中旬開始,汴水、睢陽渠就變得十分繁忙,船隻來來往往,輸送著各類物資。

汴梁城東北的梁津碼頭附近,剛剛送來了一批糧食。

糧食共二十萬斛,自彭城啟運,經沛、梁,輸至陳留。

數目不大,但徐州去年已經籌集了百萬斛糧至青州賑災,這會再拿走二十萬,已經很夠意思了,凸顯了徐州父老對梁公這個老鄉的“愛”。

糧食一來,聚集在附近的壯丁健婦們立刻上前,大車小車送往梁宮建設工地。

觀風殿、黃女宮要收尾,凌波殿要開工,耗費甚大。

對他們這些幷州、冀州、司州甚至拓跋代國流民而言,能有以工代賑的機會,就要搶著上。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熬出頭的。之前最早一批營建宮城的流民,已經被安置下去了,落籍陳留、梁、濮陽、汲、頓丘等郡。

先以工代賑一兩年,再安排落籍,基本是這些流民們的最優路線了。

碼頭附近,還有一個大型露天——飯堂。

一部分流民老弱婦孺被集中於此,連夜趕製粟米粥,一大早送往城東的校場上,充作軍士們的飯食——寒食節,禁火三日。

而為了給軍士們吃飽點,不至於披甲列陣時餓暈過去,粥裡面還加了杏仁泥、麥餳。

流民們前幾天就開始準備了,昨夜通宵煮粥,一邊煮一邊流口水,實在太香了,肚子又太餓了。但管理他們的軍士看得很緊,衛尉陳眕通宵不眠,至城北督促,為的就是今天的這場閱兵。

巳時,第一支運送冷粥的流民出發了。

車隊迤邐出去數里,繞了很大一圈,送到校場邊緣。

陳眕行至外圍時,但見一營又一營的軍士持械肅立,時不時遵照命令,變幻陣型,最後全軍大呼。

他又觀察了下臨時搭起的高臺,上面林林總總站了百餘人,既有官員,也有各地士族代表。

陳眕不止一次見過閱兵了,這會再看,早已不像第一次時那麼震撼。但臺上觀禮的人群中,應該有不少是第一次見到,尤其是那些跟著長輩過來的年輕子弟們,平日裡慣飲酒服散的,偶爾觀閱下自家莊客部曲的操練,何時見過這等莊嚴肅穆的場面?

陳眕是潁川士族成員,同時也是梁國六卿,太清楚士人的想法了。

今天見到這個樣子,心裡是什麼滋味?

想當年,梁公的銀槍軍第一次走上正式舞臺,還是司馬越北伐失敗後失蹤,洛陽群龍無首之時,數百兵屯於太極殿前,有效震懾了許多企圖作亂的野心家。

今日一萬八千眾集體披甲列陣,當是梁公起事十餘年來精華力量的集大成展示。

有時候講道理是講不通的,告訴別人梁公有多少實力也效果不好,非得讓他們親眼看到,那樣才有震懾力。

當然,他對梁公也不是全然滿意。

就最近限制佔田的事情,他也有微詞。只不過,和梁公結識於微末之時的情分,讓他下意識為梁公辯解:他是有苦衷的。

再者,他是梁國衛尉,按制可佔田四十頃,其實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