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五章 城內城外

新平城外的營寨已經紮好,標準的圍三闕一。

銀槍左營及黃頭軍五千人位於城南,背靠桑乾河。

陳留府兵三千五六百人位於城西,義從軍三千騎亦屯於此處。

五千黃頭軍屯於城東,同樣背靠桑乾河——水與桑乾河在新平以南交匯,然後拐彎流向東北方向。

鬱鞠部五千鮮卑、烏桓騎兵亦屯於城東北。

路上次第彙集而來的萬餘烏桓騎兵則由各自部大帶著,於野外巡弋,遮護外圍。

說是圍三闕一,但這個樣子根本不好跑,晉軍騎兵太多了。

六月十九日,王雀兒出了中軍大營,巡視各處。

三十六歲的他,正處於高階將領的黃金年紀。

二十年征戰下來,從小兵做起的他經驗豐富到讓人驚訝,如果不早夭的話,還可為國征戰二十年,青史留名。

一般而言,史官會定期拜訪主要文武將官,採擷史料,當事人口述的素材是最重要的來源,會有相當程度的美化,故史書上描寫的實力一般會大大高於文武官員的真實能力。

如果還願意花錢的話,幫你加戲、修飾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後朝修史是以前朝時記錄下來的各種材料為基礎——如果沒遺失的話。

王雀兒對青史留名還是很感興趣的,且這幾年越來越多地思考這類事情——有人圖名,有人好利,王雀兒便是前者。

能賺得偌大名聲的戰爭不多了,攻打拓跋鮮卑便是其中之一。

至於攻打江東或者蜀地,他沒什麼興趣,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同樣的看法。

原因無他,建鄴這種名字,聽著就沒平城、盛樂有吸引力。

江東也沒陰山、河南地讓他熱血沸騰。

司馬睿、王導之流,聽著就讓人昏昏欲睡,而拓跋、慕容、宇文這類能調動鋪天蓋地鐵騎的草原頭領更能讓他精神一震,全力以赴。

說白了,中原普通百姓可能對司馬睿、王導之類更感興趣,但作為武人,他清楚地知道什麼才是更大的挑戰。

“武學又有新東西可教了。”王雀兒駐馬桑乾河畔,道:“自廣武出,及至新平,二百餘里,至平城,則有三百多里。其間風物,與中原大不相同。”

“此皆秦漢舊地,雖雲殊異,但仍有幾分中夏遺存可尋。”大將軍府監軍庾澤(庾袞三子)笑道:“出了平城北上,那才是真正的無垠草原呢。煙村寥落,荒涼得直讓人落淚。”

說白了,平城以南宜牧宜耕,秦漢時都大力移民實邊,置郡設縣。

平城再往北,興許還能種地,但條件比起平城以南、雁門關以北卻要差了不少。

至於陰山以北,則條件更差,只有極少數地方可以屯田種地,整體是以放牧為主。

中原王朝能打過去,但真的佔不了——或者沒人想過要佔領,反正以秦漢時的手段是沒法佔領的,除非有人想出新辦法。

“此戰,大王居功至偉。”王雀兒面向西南方向,拱了拱手,說道。

庾澤有些傻,你至於這樣麼?

王雀兒不管庾澤心裡怎麼想的,只道:“深入敵境二三百里作戰,哪有那麼容易?若非大王在後面招降納叛,令諸縣雜胡紛紛來投,此刻我必然到不了新平。”

庾澤不得不承認,這話有道理。

深入敵境最危險的就是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