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九章 知己知彼

其中,王豐、蘇忠義都是烏桓人,衛雄世居代郡,與烏桓關係密切,和王丰情誼甚篤,整體而言,烏桓勢力大張,很好體現瞭如今這個政權的底色。

四輔相佐理國政,掌握大權。

王豐是王氏兄長,控制著代郡、廣寧烏桓、晉人及其他雜胡,雖迭經戰爭,名義上控制的部眾不下五萬人。

衛雄其實被算到王豐部眾之內了,但他的自主性很強,又私下裡向邵勳納款輸誠,本身在拓跋猗盧時代就當過輔相,地位崇高。

蘇忠義沒說的,本身只剩下八千部眾了,這次得到了部分烏桓及雜胡俘虜補充,整個部落戶口一下子突破了兩萬,成為一箇中型部落首領了。

毫無疑問,他和衛雄兩人都是邵勳攙進去的沙子,代表了他的意志。

長孫睿則是拓跋十姓拔拔部首領,作為最早投靠王氏的拓跋氏部落,長孫睿獲得如此禮遇,實屬正常,更何況他的部落規模不小,吸收了東邊部分被打散的烏桓及零散小部落後,人數已不下四萬。

四輔相之下,左右賢王這個先代殘留徹底廢除,學劉漢置諸將軍。

以劉路孤、鬱鞠、普骨閭、達奚賀若等人為鎮東、西、南、北將軍,並加“大”字以崇其號。

四將軍之下,還有諸部大人,皆授印信官職。

另外,王氏在長孫睿及“羊真”(三公)段繁建議下,打算設郡守縣令,被邵勳否決了,讓她再等一等。

王氏現在既有些高興,又擔憂得不行,被邵勳否決一個提議後,往往患得患失,自己嚇自己,自己和自己展開精神內耗。

一行人跪拜完王氏和什翼犍後,邵勳來到了高臺上。

王氏領著兒子向他行禮,邵勳微微點頭,坐到了什翼犍下首的一張椅子,問道:“城中有多少賊人,弄清楚了麼?”

三個兒子侍立在邵勳身後,虎頭時不時拿目光瞟向什翼犍。

什翼犍感覺到了他的注視,有些畏懼,也有些憤怒。

最近一段時間,他和三人有過許多接觸。

就觀感而言,二王子獾郎並不怎麼在意他,此人總是心事重重,天天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念柳對他最客氣,禮數最足,表面上最尊重他,什翼犍也很喜歡和他交往。

虎頭在三兄弟中年紀最小,但總對他帶著若有若無的惡意,甚至還揪過他衣領子,想要揍他。若非顧及一些因素,那拳頭已經砸在他臉上了。

什翼犍最討厭這個人。

正當他與虎頭眼神對峙,火花帶閃電時,他母親王氏已看向段繁。

段繁出列,先朝三人行了一禮,然後說道:“城內最多二三萬兵。”

說完,詳細解釋道:“代國雖大,但部落散居各處,別看雁門、平城、廣寧一帶已打了好幾個月,實際上一半以上的部落並未參與。捲進來互相廝殺的多為拓跋十姓以及各個大部落。祁氏母子形勢危殆,很多人棄其而去,兵眾日益稀少。這二萬餘兵還是徵發了所有男丁後的數目,興許還不到兩萬。”

“城外還有一些兵眾在徘徊,但他們未必願意為賀傉死戰了。梁王遣一偏師,或許就能迫其遠遁。朝廷(代國)亦會派人招撫,料不難也。”

段繁的話說到了本質上。

這場戰爭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上層爭權奪利的內戰。

參與者皆為拓跋氏子孫,理論上來說效忠哪個都一樣,這就讓大多數部落貴人們失去了死扛到底的心氣,反應到戰場上,往往就是一兩場關鍵性的戰役後,一方勢力迅速土崩瓦解,另一方招降納叛,奠定勝局。

當這些拓跋氏子孫決出勝負了,其他部落走流程宣誓效忠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