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賓看著面前的一份文稿,仔細推敲著。
文稿乃梁王親手所書,和即將設立的馬邑、雲中二郡有關。
按照梁王之意,馬邑郡治馬邑縣,轄馬邑、陰館、桑乾、河曲四縣。
其中,馬邑、陰館都是舊縣了,兩地以烏桓人為主,晉人、鮮卑、匈奴為輔。
桑乾縣新設,治新平城,其地百姓以鮮卑為主,烏桓人略少,晉人也有,比如莫含壁這類塢堡,但塢堡民卻未必都是晉人。
河曲亦是新設,其實就在君子津一帶(今河曲東北、偏關西),城都有了,劉昭遣人所築。此縣以雜胡為主,但烏桓人也非常多,且以遊牧為主。
總體而言,馬邑郡四縣遊牧大於農耕,烏桓人佔多數,達到了六成以上,剩下四成由鮮卑、匈奴、晉人以及其他雜胡瓜分。
雲中郡治平城,轄平城、梁昌、繁畤、崞四縣。
其中,梁昌縣新設,當地幾乎都是鮮卑人。
平城已經空了,但周邊還有部分零散的烏桓、鮮卑。
繁畤、崞是當年劉琨割讓的五縣之一,晉人基本都遷走了,只殘留少許,以烏桓人為主,鮮卑人為輔。
雲中四縣鮮卑、烏桓大概對半分,其他雜胡、晉人很少。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以烏桓人為主的地界,鮮卑人這些年數量大增,也不少。
要想控制這裡,照搬當年岢嵐故事估計有點困難——事實上,岢嵐現在還是“羈縻”、“土司”制度。
因為搬空平城的緣故,最近又有一些部落逃散,遁入拓跋翳槐控制區,可見當地胡人對王氏母子是有點不滿的,興許認為他們太過軟弱,太過傾向晉人了,是“助紂為虐”。
張賓想了想,抽出另外一份公函,那是梁王發往平陽、洛陽的命令抄本。
洛陽大鴻臚、梁國鴻臚卿一同派出屬吏,快馬北上平城,為八月初一的朝賀之禮做好準備。
這份抄本下面,還有更多的命令書抄本,都是發往各個官署的。
張賓看完後笑了笑,基本明白了梁王的想法。
“張侍郎,僕來了。”親兵將王昌領了進來,隨後退下,王昌躬身行了一禮。
“坐。”張賓將文稿收起,說道。
王昌依言坐下。
“有關代公國之事,大王已經允諾,以現佔之地,陰山以北不置郡縣,以南則置馬邑、雲中二郡。外加代郡,此為山南三郡,亦為代國之土。”張賓說道。
“廣寧郡……”王昌低聲問道。
張賓看了他一眼,道:“廣寧郡本為鬱律所侵,理當歸還。”
王昌苦澀地笑了笑,道:“是。”
“此三郡也不是白給你們的。”張賓繼續說道:“王夫人慾都平城,可也。然有三件事,其一,平城以東須得重新修繕高柳故城(今陽高縣南),就由代公發役修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