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始之後,中國相尚用胡床貊盤,及為羌煮貊炙,貴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會,皆以為先。”
大晉朝百姓還是很開明的,一點不排斥胡人的東西,覺得有用、有趣乃至好玩的就學過來,且不裝作是自己的,明明白白寫上習自胡人,非常大氣、自信。
行獵完後置宴,已經流行整個北方的“羌煮貊炙”自然少不了。
軍士們抬來了一頭小野豬,開膛洗淨之後,取來一根長矛杆穿著,然後架起來炙烤。
豬肉離火稍遠,且不停旋轉著,往上面塗以豬膏、清酒、麻油,烤著烤著便“色如琥珀”、“又類真金”。
作為平城最尊貴的客人,邵勳無可置疑是全場的焦點。
拓跋什翼犍在母親的催促下,笨手笨腳地在烤架前切了一塊肉,放入盤中,雙手舉著送到邵勳案前。
一個字,孝!
邵勳含笑接過,拿刀割取一塊,送入嘴中,嚼了嚼後,道:“入口即消,含漿滑美,不錯。什翼犍有心了。”
“貊炙”一大特點就是不能烤得太熟,差不多了就割,割完接著烤,邊烤邊割。
如果烤得太熟,那肉質就不夠鮮嫩,“澀惡不中食也”。
你別說,東胡人的這套飲食理論頗得大晉士人青睞,因為他們也喜歡吃生魚片,故“貊炙”之術在中原非常流行,很多富戶都置辦了此類烤架,以及羌人水煮肉的食器。
如果不是不得已,邵勳一般不吃生的東西,但今天他也不會掃了大家的興就是了,畢竟“貊炙”至少也有七分熟、五分熟的樣子。
邵勳吃完一塊烤野豬肉後,代國將官、部落貴人們紛紛喝彩。
中原的天上人哎,他說我們的食物好吃,於是個個與有榮焉,心中生出些許好感。
“代公孝友明睿,異日必能承祖宗之休烈,闡先人之鴻猷。”諸葛顯又開始點評了。
眾胡茫然,聽不懂……
王豐、段繁、衛雄等人卻聽明白了,王夫人也聽懂了,頓時各有心思。
劉路孤坐在下首,溫言詢問了一番,喜笑顏開。
他剛剛聽說了一件事,諸葛顯贊他是“周勃”,於是立刻詢問養的幕僚,瞭解了周勃生平,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好。
但他對諸葛顯還是有些好感的,同時也有些警惕。
這些晉人最善於搖唇鼓舌,挑撥人心了。
當年拓跋力微就受衛氏挑唆,默許部大們殺了長子沙漠汗,後來又醒悟,後悔了,然已無法挽回,遂為生平憾事。
哼!你以為老子會上當?
不過,什翼犍離親政還有些遠,至少要等十年八年。這段時間足夠廣寧王氏搞出很多事情了,他要盯著點。
原王氏家令、新任雲中太守王昌意氣風發,一邊吃肉,一邊與人談笑。
就代國而言,雲中太守就相當於晉國的河南尹。
其實完全可以叫雲中尹的,畢竟他們是外藩,權力大得很。
晉朝的梁王國沒有權力封爵,但代國可以。
梁王沒有權力祭天,代國可以。
甚至代公在草原經常自稱大單于,可比梁王名義大多了。
雲中太守升格為雲中尹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曹操沒法置魏尹、司馬昭沒法置太原尹、梁王沒法置陳留尹或平陽尹,且自漢以來,外藩屬國王侯一大堆,中原卻不見幾個,這就是區別。
不過這都是小事了,代國制度粗疏,還雜糅了很多鮮卑遺俗,官制一團亂麻,不著急,等以後理清了再說。
他現在更關心的是外部問題。
聽聞代公祭天后,拓跋翳槐反應激烈,雖然目前還沒有公然拋棄晉國冊封的五原郡公的爵位,但這是遲早的事情了。
王昌擔憂晉國大軍撤走後,萬一賀蘭藹頭、拓跋翳槐二人翻臉,大舉來犯,那個時候怎麼辦。
想到這裡,他偷偷看了眼梁王。
他正和一幫部落貴人們談笑風生,好似十分受擁戴,但是——
王昌幽幽嘆了口氣,究竟時日還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