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一些豪族認為梁王深陷泥潭,無暇他顧,於是舉起反旗。
汝南、譙國、順陽、義陽四郡國陸陸續續有人叛亂,勾連吳兵。
不過在銀槍左營、府兵快速出動後,先擊退接應的吳兵,叛亂者很快聲勢大衰,不久就被死死圍困住,徵調各縣丁壯一鼓破之。
河北只有一郡有人叛亂,即陽平郡。
太守申鍾第一時間戢亂,在郡城下擊敗亂兵,然後趁勢掩殺,奪佔其莊園。
這種程度的叛亂,真的不值一提。
比起多年前那場席捲河北,最後被李重、劉靈等人殘酷剿滅的叛亂,聲勢差得太遠了。
連叛亂都這麼有氣無力,天下局勢或許真的不可能有任何改變了。
“此去關中,還是小心為妙。”梁芬看著坐在對面的傅宣,道“先去拜會侯都督,再央其遣一軍護送。馮翊郡就別管了,北地郡一定要勸降。”
“是。”傅宣拱了拱手,應道。
“安定那邊,老夫想想辦法。”梁芬微微一笑,說道。
安定郡不光有梁氏,還有皇甫氏,這兩家多有聯姻之舉,關係非常密切。
即便到了這會,仍有梁氏族人在匈奴為官為將,比如爵封列侯的梁勳。
此人原為南陽王司馬保部將,後以隴西太守的身份投降。
劉粲遷隴西百姓一萬多戶至長安附近居住,梁勳也跟著過來了——武帝司馬炎時期,隴西郡只編得胡漢百姓三千戶,結果匈奴人一下子強遷了萬餘戶至長安,真不知道這戶口怎麼編的,天底下到底有多少人弄得清楚麼?
對了,閻鼎此人也在匈奴為官,梁芬還想最後挽救他一把,讓他戴罪立功,別把一門老小全摺進去了。
關西局勢,其實已經定了。
每每思及此處,梁芬都忍不住微笑起來,天下太平矣。
“明公。”傅宣打斷了梁芬的思緒,說道“攻取關西后,梁王會如何對待西州士人?”
梁芬想了想後,說道“西州情勢複雜,可能會先鎮之以靜。”
“何為鎮之以靜?”傅宣問道。
“以安撫人心為主。”梁芬說道“我料梁王必先登基稱帝之後,才會大刀闊斧。”
傅宣默默點頭。
梁芬看了他一眼,道“你也別想太多。梁王做事有分寸,不會亂來的。況且,他是開基之主,必然會想著除舊佈新的。”
開國皇帝都幹不了的事,你還指望守成之君能幹成?
最簡單的,開國天子能在一定程度損害自己基本盤利益的情況下,仍然讓他們賣命效忠,守成之君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不是守成之君能力不夠,而是他沒有打天下的過程,建立不了那種無上的威望。這也是王朝後期改革難以成功、末代天子難以重新延續國祚的原因——他沒有足夠的威望來掙脫官僚“負資產”的束縛,最終只能被他們拖下水。
邵勳一旦稱帝,肯定會著手南下江東,然後在梁國二十郡外徐徐展開度田。
這些事情,若交給後世子孫來幹,必然半途而廢,甚至搞得天下大亂。
有些使命,註定只能由開國之君來完成,他很清楚這一點。
“先把眼前之事完成。這個爛攤子,二十多年了,終於有人出面來收拾了。”梁芬笑了笑,道。
傅宣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自齊萬年之亂開始,其實已經三十餘年了,北方終將歸於一統,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