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章 宴飲前後3(2)

,最快更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然後,遭受天下人非議的夫妻倆隱居於雍州山野,清貧度日,相濡以沫,高覃潛心讀書,著書修學,教誨子弟,琉璃夫人則帶著貧困的當地百姓,開山鑿礦,蓄水為田。

整整十年,皇帝都換任了,高覃以揚棄程朱理學的幾本鴻篇鉅作而再度名滿天下,四海學子莫不仰慕,紛紛前來求教,朝廷三發詔令,讓高覃復職還朝,此後青雲直上,出將入相,三歸鄉野,又三次還朝,官位直至太師,且門下弟子無數,最後入了《名臣傳》和忠良祠。

而高夫人呢,從歌妓到超一品的誥命夫人,琉璃夫人的一生簡直比傳奇還傳奇。

當時明蘭讀了這段書,曾疑問莊先生︰“礦山可以私開的嗎?官府不管?”

“別的礦不可以,然琉璃夫人卻可以。”莊先生道,“因這礦非金銀,非銅鐵,非煤鹽,而是一種奇異的‘石英’,可燒制琉瓦玻璃,官府都不知道那東西作什麼用的。”

玻璃!是的,玻璃。

明蘭瞳仁微縮,看了眼四周敞開的窗戶,上面瓖嵌著明淨瓦亮的玻璃,有些是整塊整塊的透明玻璃,有些是小片小片瓖成花鳥圖案的彩琉玻璃,光華絢爛,廳堂敞亮。

在技術水平低下的古代,琉璃夫人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精密實驗,先燒些玻璃小玩意掙些前期資金,十幾年後造出凸透鏡片,以作千里鏡或放大鏡,再十幾年後,終於徹底革新了技術,燒製出大面積且平整結實的薄玻璃。

這位琉璃夫人應該是穿來的——明蘭微微出神的望著玻璃窗——從她目前殘存的實驗手稿來看,她還是學理工的。

這專業可真好呀,明蘭低頭嘆息,十分羨慕。

廳內響起一陣輕輕的喝彩聲,只聽那女先兒的唱腔陡然低沉深衍,眼神中直是天荒地老的資訊,就是明蘭這樣的偽文青也不得不承認,這實在是出好戲。

因為這戲是前朝一位大才子所作,而他正是高氏弟子,在他七十古稀那年,午夜夢回少年求學時代,那時他們常能見到白發蒼蒼的高覃夫婦,攜手緩行江畔,依舊是恩愛情深。

老人滿臉是淚的醒來,滿懷感激和敬慕,揮筆寫下這部傳世之作,用以紀念已逝的恩師和師母,大才子出手自然與眾不同,《琉雲翹傳》曲調婉轉動人,唱詞清雅雋秀,裡面許多詞句幾乎可以直接入詩,端的是難得一見的佳作。

明蘭再看周圍女眷們的臉上,有艷羨的,有憂思的,都多少帶了幾分感慨,一旁的朱氏輕嘆道︰“唉……一個女子能做到琉璃夫人這份兒上,算是值了。”

琉璃夫人的的存在,成為了一個符號,一個象徵,告訴女人們原來世上的確是有這樣深情的好男兒的,只是自己沒踫上而已。

而對於明蘭,琉璃夫人則是個訊號,告訴她,她是有老鄉的。

從祖母那裡,明蘭曾陸續的聽說過一些關於靜安皇後的事。

知道她出身顯赫,生就美貌,又自小聰穎,三歲能詩,五歲能畫應該是魂穿),一手詩詞驚採絕艷唐詩宋詞),十五歲選作皇子正妃,二十歲冊封皇後;盛老太太少女時代曾進宮見過她,可不過兩年後,三十七歲的靜安皇後就薨逝了。

“她為何去的這麼早?”幼年的明蘭曾問道。

“因為她根本不該進宮為後。”盛老太太滿臉悵然的懷念,“她的品格像山崖上的雪蓮一樣高潔無暇。她不是輕信,而是待人真誠,她不是不懂機巧,而是不屑。而宮裡那見不得人的地界兒,不是是弄髒了她。哼!那起子奸人,還真以為自己勝了?還不是各個都不得好死!”

那是明蘭唯一一次見到祖母流露出那般深刻的怨毒痛恨。

官方的說法是,因奸妃小人挑唆,帝後生隙,其後皇後沉迷於制鏡奇技,於宮內另闢一小作坊,終日忙碌,再不問宮闈之事,也不願再見皇帝。

“做鏡子?”明蘭驚道。

“是呀。”盛老太太笑道,“靜安皇後說是從古籍中尋到一個方子,可以在玻璃上做出鏡子來,比銅鏡強上百倍,她是極聰明的,不過一兩年就大有眉目,可惜……”盛老太太沉下了臉,明蘭不敢再問了,沒等靜安皇後製出鏡子,她就過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