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3章 案情分析,確認死者身份

“注意觀察肌肉的顏色和質地,” 張琳對助手說道,“此處肌肉顏色暗沉,質地變軟,符合死後一段時間的變化特徵。” 解剖過程中,張琳發現死者的胸部肋骨有多處骨折,骨折斷端尖銳。“這些肋骨骨折很可能是由強大的外力衝擊造成的,也許是兇手在作案時對死者胸部進行了猛烈擊打。”

接著,張琳開始對死者的內臟器官進行檢查。她先開啟胸腔,取出心臟。“心臟表面可見多處出血點,心肌組織有一定程度的損傷,這可能與死者生前遭受的暴力行為導致的心臟功能障礙有關。” 她將心臟放入一旁的容器中,準備後續進行更詳細的病理分析。隨後,張琳又取出肺臟,仔細觀察其表面和內部結構。“肺臟有淤血現象,部分肺泡破裂,這可能是死者在遭受攻擊時,呼吸功能受到影響的表現。”

在檢查腹腔時,張琳發現死者的肝臟有一處明顯的破裂口,裂口邊緣不整齊。“肝臟的這處破裂,很可能是導致死者大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她繼續對其他內臟器官進行檢查,發現胃內幾乎沒有食物殘留,腸道內的消化物也較少。“從胃和腸道的情況來看,死者在死亡前一段時間內進食較少,這也與我們之前推測的死亡時間相吻合。”

隨後,張琳將注意力集中在死者的頸部。她小心地分離頸部的肌肉組織,暴露出氣管和食管。“氣管內有少量血性分泌物,食管未見明顯損傷。但在頸部的大血管處,發現了一處撕裂傷,這可能是導致死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張琳仔細檢查了頸部的骨骼結構,發現頸椎有輕微的錯位。“頸椎的錯位也可能對頸部的神經和血管造成壓迫,進一步加重了死者的損傷。”

解剖工作持續了數小時,張琳和助手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每一個發現、每一個細節,都被詳細記錄下來。

第二天一早,晨曦的微光剛剛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秦川便匆匆從市公安局趕到了刑偵支隊。他神色凝重,腳步匆匆,深知這起葡萄種植基地命案的複雜性和緊迫性。刑偵支隊的會議室裡,氣氛壓抑而緊張,李明、張琳以及其他參與案件調查的關鍵人員早已等候在此。

李明率先起身,向秦川敬禮後,開始彙報現場勘查的情況。“秦局,經過我們對現場的仔細勘查和分析,有了一些重要發現。現場周邊發現了兩組不同的腳印,一組較大,步幅約 75 厘米,初步判斷為男性腳印;另一組較小,步幅約 60 厘米,可能是女性腳印。我們對腳印的深度、鞋底花紋等進行了詳細測量和記錄,目前正在資料庫中進行比對,希望能找到與之匹配的鞋印資訊,從而確定嫌疑人的身份。”

李明一邊說著,一邊在投影儀上展示現場腳印的照片和相關資料。“此外,我們還在現場發現了一些毛髮和纖維物質,已經送往實驗室進行檢測。毛髮的初步分析顯示,有部分毛髮並非死者的,這或許是嫌疑人留下的。纖維物質的成分較為複雜,我們正在進一步分析,看是否能從中找到與嫌疑人衣物或作案工具相關的線索。”

秦川認真聆聽著,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關鍵資訊,隨後他看向張琳,示意她彙報屍體解剖的結果。張琳清了清嗓子,表情嚴肅地說道:“秦局,屍體解剖發現了諸多重要線索。死者頭部雖無明顯開放性傷口,但頭皮下有較大血腫,初步判斷生前頭部遭受過猛烈撞擊。胸部肋骨多處骨折,骨折斷端尖銳,推測是強大外力衝擊所致,可能是兇手擊打造成。”

“在檢查內臟器官時,” 張琳繼續說道,“心臟表面有多處出血點,心肌組織受損;肺臟存在淤血現象,部分肺泡破裂;肝臟有一處明顯破裂口,裂口邊緣不整齊,這極有可能是導致死者大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胃內幾乎無食物殘留,腸道內消化物也較少,結合屍體的整體腐敗程度,我們進一步確定死者在死亡前一段時間內進食較少,死亡時間大概在一週到十天之間。”

彙報到這裡,張琳微微停頓了一下,接著神色有些凝重地說:“最為關鍵的是,死者頸部大血管處有一處撕裂傷,頸椎也有輕微錯位,這很可能是導致死者死亡的直接原因。目前,我們已經對屍體的各項組織樣本進行了更深入的病理分析,希望能獲取更多線索。”

聽完張琳的彙報,秦川點了點頭,轉而詢問起死者身份對比的情況。負責身份確認工作的警員站了起來,有些沮喪地說道:“秦局,目前我們的進展不太順利。透過 DNA 鑑定,在失蹤人口資料庫中未比對到相關人員資訊。隨後我們從屍體外貌特徵和穿著衣物入手,與近期報告的 15 名失蹤人員逐一比對,可惜依舊沒有匹配結果。死者身份的確認目前陷入僵局,但我們不會放棄,正在想辦法拓寬排查範圍。”

秦川沉思片刻後,開口說道:“同志們,雖然目前案件遇到了困難,但大家不要氣餒。我們已經掌握了不少重要線索,這是大家辛苦努力的成果。接下來,李明,你安排警力繼續擴大現場周邊的排查範圍,走訪周邊居民,看看是否有人在案發時間段看到過可疑人員或異常情況。對於現場發現的毛髮、纖維以及腳印等線索,要加快比對速度,爭取早日鎖定嫌疑人。”

“張琳,” 秦川看向法醫,“屍體解剖的工作還要繼續深入,從死者的身體組織裡挖掘更多線索,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同時,加強與技術部門的合作,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對現有的線索進行分析。至於死者身份確認工作,不能侷限於現有的排查方式。擴大搜尋範圍,不僅僅是本市的失蹤人口,與周邊城市的警方取得聯絡,共享資訊,排查近期在周邊城市失蹤的人員。另外,透過媒體釋出死者的相關資訊,發動群眾的力量,也許能找到關鍵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