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工作還在繼續。現勘刑警小李和技術刑警小王正圍繞著各項線索,深入交流分析。
小李眉頭緊皺,盯著地上那片被屍體壓過、略顯凌亂的葡萄藤,對小王說道:“小王,這現場看著棘手,咱們得從這些零碎線索裡找出關鍵。先從血跡鑑定分析入手吧,這對還原案發現場極為重要。”
小王點點頭,蹲下身子,拿起血跡檢測試劑,說道:“沒錯,小李。我先採集這些疑似血跡樣本。從現場看,血跡分佈較為集中在屍體周圍,但這兒有幾滴血跡呈噴射狀,方向朝著那邊的葡萄架。我推測,死者遭受致命攻擊時,處於站立姿勢,兇手從特定角度出手,導致血跡如此分佈。”
小李順著小王手指的方向望去,問道:“那從血跡的顏色和乾涸程度,能判斷出血跡遺留時間嗎?這對確定案發時間有幫助。”
小王一邊操作,一邊回應:“可以,我採集樣本回實驗室,利用魯米諾試劑反應結合分光光度計檢測,透過測量血紅蛋白中鐵離子與試劑反應產生的熒光強度,再依據阿倫尼烏斯方程,綜合現場溫度、溼度等環境因素,能較精準推算出血跡形成時間。不過,這得等回實驗室詳細分析。”
處理完血跡,二人將目光轉向屍體。小李輕輕抬起死者的手,說道:“死者指甲裡這黑色物質,看著蹊蹺,說不定是關鍵線索,兇手作案時死者反抗留下的。”
小王拿出鑷子,小心地採集黑色物質樣本,放入特製證物袋,說:“我會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結合能譜儀(EDS)分析,透過電子束轟擊樣本,觀察微觀結構,確定元素成分。要是能找到與兇手衣物、作案工具相關的特殊物質,案子說不定就有大突破。”
接下來是確定死者具體死亡時間。小李看向法醫張琳,問道:“張法醫,這屍體高度腐爛,確定死亡時間難度不小,您有什麼辦法?”
張琳推了推眼鏡,神色專注,說道:“我先從屍體腐敗程度判斷,這屍體呈現腐敗巨人觀,腹部膨脹,面板綠斑明顯,初步推測死亡一週以上。但這只是粗略估計。”
小王補充道:“張法醫,我這邊可以配合檢測屍體組織裡的化學物質變化輔助判斷。比如檢測眼玻璃體液裡的鉀離子濃度,隨著死亡時間推移,鉀離子會逐漸升高,根據這個變化規律,結合屍體所處環境溫度、溼度建立數學模型,能更精確推算死亡時間。”
張琳點頭贊同:“沒錯,小王。另外,我會解剖屍體,檢查胃內容物消化程度。若胃內食物殘留多,且消化不完全,說明死亡時間距離最後一餐較近;反之,消化殆盡,那死亡時間就更久。透過這些多方面綜合判斷,能儘量縮小死亡時間範圍。”
此時,負責 DNA 鑑定的技術人員小趙趕來,說:“我把現場採集的毛髮、皮屑等樣本帶回實驗室了,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 DNA 片段,再透過毛細管電泳分離,與資料庫比對。只是屍體高度腐爛,DNA 降解嚴重,提取完整可用 DNA 有難度,但我們會盡力。”
小李皺著眉,擔憂地問:“那有多大把握獲取有效 DNA?要是無法確定死者身份,案子偵破可就難了。”
小趙自信地說:“我們有先進的二代測序技術,即便 DNA 降解,也能透過最佳化實驗條件,多次重複實驗,拼接碎片化 DNA,只要有一絲可能,我們絕不放棄。”
回到警局實驗室,小王正對著掃描電子顯微鏡,仔細觀察黑色物質樣本。小李在一旁焦急等待,問道:“小王,這黑色物質有結果了嗎?”
小王興奮地說:“有發現!這物質裡含有特殊的纖維成分,經過與常見工業材料比對,初步判斷是某種高強度工程塑膠,可能來自兇手作案工具或衣物。這可是重要線索。”
儘管警方在前期的鑑定分析中取得了一些關鍵進展,可死者身份的確認工作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本以為透過 DNA 鑑定,結合失蹤人口資料庫能夠快速鎖定死者身份,然而事與願違,資料庫中並未比對到與之匹配的相關人員資訊。這一結果讓整個專案組的成員們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負責身份確認工作的警員們並未氣餒,迅速轉變思路,決定從屍體的外貌特徵以及穿著衣物入手。他們仔細整理出死者的詳細外貌資訊,包括面部輪廓、髮型特點、身體上的明顯胎記或疤痕等,同時對死者所穿衣物的款式、材質、品牌以及衣物上可能存在的特殊標識進行了全面記錄。隨後,警員們將這些資訊與近期報告的失蹤人員資訊逐一比對。
晚上,刑偵支隊沒人休息,所以人全身心投入到這項繁瑣的工作中。他們對著電腦螢幕,反覆檢視一份份失蹤人員報告,將報告中的描述與死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細緻比對。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每一條線索都認真核實。然而,經過對 15 名失蹤人員的仔細排查,依舊沒有發現任何與之相關的匹配資訊。死者身份的確認彷彿陷入了一個死衚衕,調查工作暫時陷入僵局。
與此同時,張琳已將屍體運送回刑偵支隊,著手開始對屍體進行解剖。解剖室內,燈光慘白,氣氛凝重。張琳身著專業的解剖服,戴著口罩和手套,眼神專注而堅定。她站在解剖臺前,身旁擺放著各種解剖工具,每一件工具都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
張琳首先對屍體的體表進行了再次檢查,一邊檢查,一邊向助手口述記錄:“屍體整體呈現高度腐爛狀態,面板鬆弛,部分割槽域出現脫落。在屍體的頭部,未發現明顯的開放性傷口,但在頭皮下可觸控到一處較大的血腫,初步判斷生前頭部遭受過猛烈撞擊。” 她拿起手術刀,沿著屍體的中軸線,小心翼翼地劃開面板。隨著手術刀的移動,面板被緩緩分開,露出下面已經開始腐敗的肌肉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