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這一句話恰好說到他心裡去了,他也不準備躲閃和迴避,逃避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他直直的望著自己的母后。
他斟酌著字句,挑選著自己認為做合適的詞語,對畫中的女子簡單做一個點評:“母后,畫軸裡的這些女子都是庸姿俗粉,豫兒看不中。”
“放肆。堂堂一個王爺,怎麼可以這樣詆譭一個千金小姐?此話傳出去,必定會引起一片譁然,引起人們不滿。將來你如何在朝廷之中與大臣們相處共事。”豫王不知道“庸姿俗粉”這幾個字,生生刺痛了皇后的心。
令她想起了她與前皇后爭風吃醋時,她使盡手段也沒有佔到上風,相反引起皇上不滿,皇上袒護前皇后,評價她的著裝與後宮嬪妃一樣“豔俗”
“庸姿俗粉”和“豔俗”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是俗,一個俗子揭開了陳年舊疤,打翻了醋罈,讓她產生不快:這個豫兒與他父皇一樣,對看不中的女子都說成庸姿俗粉,導致她一直無法走進皇上的心裡。
她收起臉上的笑容,把豫王教訓了一頓。
豫王知道自己無意間闖禍了,臉上嚇得發白,他低下頭不敢抬頭看母后變色的臉,低聲說道:“母后不是這個意思,豫兒沒有其他意思……”不知怎麼解釋,才能把剛才所犯的錯誤彌補。
一聲輕輕的嘆息隨風送到豫王的耳裡,豫王的心抖了抖,對自己粗心大喜,不瞭解母后的苦衷而感到懊惱。
沒有想到一句推托之詞竟然傷害了母后,觸動了母后敏感的神經,勾起了她的回憶。
母后從來沒有當著他的面,流露出她對皇上的不滿,可是作為皇兒,他從旁觀者的角度可以看出,父皇極少來到母后的寢宮,對母后噓寒問暖,父皇與母后的關係只是保持著彬彬有禮的尺度。父皇對母后不寵愛,父皇對母后沒有愛意。
他從高洋的口裡得知,父皇和母后的關係比較尷尬,他們變成這樣,與太子的母后有關,同人不同命,同樣是皇后,父皇喜歡太子的母后,而不喜歡自己的母后。
高洋說:前皇后去世以後,把皇上的魂勾走了,把心帶走了,現在的皇上是無心無情的人。
他恨父皇對母后無情,更恨前皇后對母后的無義,他不願意自己的將來與豫王妃的關係,像父皇和母后的關係一樣,無情無愛。無慾無求,雙方之間只有相互利用的政治關係。他們的婚姻準確說是政治聯姻。
他不想成為他們的後塵,他想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子成為愛人,而不是找一個政治搭檔。
豫王站起來,向皇后深施一禮,臉上露出歉意:“母后,對不起,對不起,請恕豫兒魯莽。豫兒只是想找一個心儀的女子,不想找一個沒有感情的女子。豫兒沒有別的意思,請母后不要誤會!這些女子都很好,有才有貌都很優秀,只是她們不適合我。望母后成全。”
皇后臉上露出一絲憂慮,忍不住伸手抓住豫王的衣袖,定定的看著他,他的臉上出現了一絲慌亂,這一絲慌亂刺痛了她的眼睛,她的心一沉:“你是豫王,你不能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要以整個皇家為前提,你的身份不許你冥頑不靈。任性妄為。”
倏忽一下,豫王緊張起來了,他感覺抓住他衣袖的手越勒越緊了,洩露出母后對他的緊張的程度,他明白母后的話的深意,母后在責備他,為何執意如此?
他不願多說了,他斂住自己波動的心情,向母后哀求著:“母后請你成全。”
皇后鬆開自己的手,她感覺手心裡捏了一把冷汗,心裡沉到了谷底。這一件事情幸好沒有人知道,如果傳到外人的耳裡,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抓住豫王的過錯,揪住不放,大做文章,皇上一定會大怒。
她看了豫王一眼,心裡掂量著,總覺得此事不妥,於是,她放緩了語調,繼續勸道,以圖打消他的這個念頭:“豫兒,此事不妥?萬萬不可魯莽行事。”
“母后,喜歡一位女子無錯,豫兒給了太子機會,是太子無情無義,拒婚在先,既然太子無情無義,豫兒喜歡她,願意擔起責任。請求父皇賜婚。”豫王婉轉的表述著自己的意思,希望皇后支援他。幫他向皇上請求賜婚。
第四百三十三章選妃用意(求訂閱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