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二十一章 海峽控制權

夏爾明白韋爾斯的意思,雷擊艦隻適合近海作戰,它用於遠端作戰一無法抗風浪二無法攜帶那麼多油料。

但夏爾卻不急,他平靜的回答:“同樣可以用這種戰術,區別只是把雷擊艦換成驅逐艦。”

韋爾斯瞬間就明白了。

同樣是利用驅逐艦的速度與敵軍艦隊周旋打游擊戰,將對手驅逐艦消滅得差不多時再用驅逐艦使用魚雷圍攻戰列艦。

“所以,我們需要大量建造驅逐艦,我說得沒錯吧,將軍?”韋爾斯手舞足蹈的總結道:“我是說,我們要繼續擴大我方的優勢。也就是我方驅逐艦不只是在質量上,還要在數量上全面碾壓英國皇家海軍。”

夏爾點頭表示贊同,這說明韋爾斯已理解“非對稱作戰”的精髓,“非對稱作戰”就是要讓自己的長處更強。

韋爾斯興奮得不能自已,他一邊在沙發前小步走著一邊分析:

“我想你是對的,所以速度才是更重要的,對嗎?”

“速度再加上合理的戰術,我們就能用驅逐艦擊敗敵人看似強大的戰列艦。”

“這就是您之前說的驅逐艦將是未來。我之前對此一直抱有疑慮,現在看來它是正確的,非常正確。”

接著他腳步一頓:“只可惜我們造了200多艘雷擊艦,它們可能無法發揮作用。”

這是法蘭西“綠水海軍”思想遺留下來的問題,那時法蘭西海軍希望用雷擊艦作為主力。

雖說雷擊艦成本不大,但200多艘的數量也足以讓人肉痛。

然而,夏爾卻很肯定的回答:“它們會有用的,而且很有用。”

“什麼?”韋爾斯不明白。

一旦英國艦隊實施遠端封鎖的戰略,雷擊艦就夠不著它們,為什麼還會有用?

夏爾沒回答,他看了看周圍,起身拿過辦公桌上的航海圖攤在茶几上,指著地圖說:“這是佈雷斯特造船廠的位置,你看出什麼了嗎?”

(上圖示記點為佈雷斯特造船廠的位置,它位於英吉利海峽的出口處,進可攻退可守,同時西鄰大西洋很難被封鎖)

韋爾斯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接著就驚叫起來:“我明白了,雷擊艦可以用來封鎖拉芒什海峽!”

“不只是封鎖,韋爾斯先生。”夏爾補充道:“我方海軍一旦進入拉芒什海峽,將會立於不敗之地,整條海峽都將是我方海軍的避風港。”

韋爾斯一愣,接著瞪大眼睛大叫起來,他激動的抱著夏爾的肩膀用力搖晃幾下:

“你是對的,將軍,只要我們的驅逐艦有絕對優勢,我們在海峽內就能擁有絕對優勢,哪怕我們沒有戰列艦!”

“太棒了,你簡直是個天才。”

“難以置信,我們的海軍將打敗英國皇家海軍,世界第一的皇家海軍!”

拉芒什海峽最寬處220公里,最窄處只有34公里,這距離在雷擊艦的作戰範圍內。

英國皇軍海軍如果是在大西洋遠端封鎖也就罷了,雷擊艦使不上力,法蘭西只能用驅逐艦充當雷擊艦圍攻。

一旦英國皇家海軍進入海峽,在“非對稱作戰”下,英國艦隊要面對的就是法蘭西海量驅逐艦和雷擊艦的圍攻,其戰列艦、巡洋艦基本是有死無生。

從表面上看,法蘭西海軍似乎只獲得區域性勝利:只控制拉芒什海峽,出了海峽就沒有太大優勢。

但對於世界第一海軍的英國來說,卻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是恥辱,是制海權、國際威信乃至殖民地的全面崩潰。

這是英國絕不容許的。

夏爾繼續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拉芒什海峽沿岸多建設幾個港口,它們可以為雷擊艦提供補給。又因為雷擊艦速度快,戰時能快速從各個港口集中到戰區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