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章、可憐相逢不相識

說過這話,李詩劍是縱馬而去!——這等行為,其實反常,反常之中,恰恰是常情常理,恰恰是少年英雄對美女動了心!

託缽村夫記到這裡,不由得感嘆:這李詩劍,到底還是少年心性,做事未免太冒失太丟三落四了,你也把人家美女安頓好再走呀。其實這正是“事不關心,關心則亂”!

李詩劍此時,不唯關心,亦且動情矣!

當時李詩劍縱馬而去,史翠姑眼瞅著這少年英雄走了,自己是既不好留下也不好走開。

半天,史翠姑也如夢初醒一般,這才感覺到身上疼痛。

原來,先前被那兵攔住毛驢時,翠姑已經跌下來一次,李詩劍箭射賊徒時又跌下來一次,先前是半天緊張,忘記了疼痛,此時反應過來了,才發覺自己是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地了。

史翠姑轉眼四下看時,所好自己的毛驢並未跑遠,於是史翠姑忍痛上前,攏住了毛驢,好不容易爬上驢背,就眼睜睜地向東望,只盼那少年英雄早點回來。

然而李詩劍這麼冒失一去,哪裡那麼容易就回來?說起來,這也是定數使然,教他二人好事多磨。

史翠姑苦等了半天,不見那少年英雄回來,心中慌了,就想:這兒四下無人,他又是一去不回,他不會有什麼危險吧?若是我再碰到先前那樣的壞人,那可怎麼辦呢?

想到這裡,史翠姑轉頭四下看去,就見正西幾里路外有個村莊,心說我且到那村莊上去打聽打聽吧。於是就騎了驢,往那村莊去了。

史翠姑到了村頭不遠,恰恰有一位老丈,手拄柺杖,緩緩行來。於是就迎上前去,喊道:“這位老爹,請問您老人家,這邊可是李家村麼?”

不料對面這人,上了年紀,耳聾眼花,瞧這人家是跟自己說話,就說道:“小姑娘你說什麼?”

史翠姑道:“老人家,您可知道李家村是什麼地方?”

老丈道:“什麼?大李娃家地方?我們村裡沒有叫大李娃的。”

瞎子會編,聾子會扯。

翠姑聽了,見這老丈答得不對路,一時沒想到這老丈耳朵不好使,就大聲說道;“老人家,我不找什麼大李娃,請問您可知道一個叫李晚運的人?”

原來,翠姑並不知道她那娃娃親的那一位叫做李詩劍,先前兄妹分手之時,他哥哥說得急促,做妹妹的聽得著急,竟然把“李運晚”記成了“李晚運”,更是把“李詩劍”這個名字給岔過去了。

老丈見對方神色焦急,就道:“姑娘,你大聲點說話,我耳朵有點兒不好使呢。”說著,老丈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史翠姑這才明白過來,當時就大聲說道:“老人家,我要去李家村,找個叫李晚運的人!”

老丈似乎聽明白了,就說道:“這裡就是李家村啊!”

其實這一帶就是李家大山,前後左右,山南山北,四下裡叫李家村的何止一處?前文說過,當地人都是要大小或東西南北來區別。這史翠姑哪裡知道她要找的人家,在此地人口中是叫做“南小李村”的呢?

當時史翠姑心中高興,向老丈道了謝,就往村中行來。入村遍問,也沒有個叫做李晚運的人家。

倒是也有熱心人告訴她道:“姑娘,我們李家大山這一帶,李家鎮就有四個,大李村小李村也有許多,我們都是南大李村南小李村地這麼叫著的。莫非你要找的叫李晚運的人家,是在北大李村?”

史翠姑聽了這人一番解說後,早已是沒了主張,就道:“謝謝大叔,北大李村怎麼走?”

這人道:“要是走大路,那就遠多了,要是抄近路,從村子西頭再往西走就到了山腳下,翻過李家大山,從山北面下,有一條官路,順路向北二里地就到了。”

史翠姑聽了,也只好策驢出村,好不容易到了山頂時,已經是日之夕矣!

人生地不熟,史翠姑不免心中驚慌,往李家大山北面下山時,天色已黑了下來。

史翠姑咬著牙往山下走時,半山腰裡見有一處庵堂,史翠姑不知道這裡就是小李庵,但見這裡好歹也是個庵,便暗暗想著:

當初我也曾隨阿媽到過庵裡進香,也曾見庵裡接受女客投宿,眼下天色不宜下山,我就到這庵裡借宿一宿吧。

於是,史翠姑就下了牽了毛驢,來庵前叩門。敲門不多時,就聽得裡面傳出一個聲音:“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