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馬錚此人的能耐所在。馬錚這人,是個探夥。就是當時上海租界內的包探。他是浪淘沙十三絕內的訊息通,租界內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此人交際能力極強,在全國的範圍內都有人脈。他能和新疆哥老會有聯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和亞組躺在一起的那位,應該就是要給他帶信的人,結果半路接了個活沒處理好,把命丟了。”
仇英的回答讓我對浪淘沙這個組織愈發感到好奇。
就在妖怪還想繼續往下問的時候,火車熄燈了。仇英看看時間表示要上床休息,他們的聊天也就終止了。
第二天中午吃午飯的時候,妖怪泡了碗泡麵、幾瓶啤酒和幾袋花生米。他坐在下鋪老鷹的床上把一瓶酒遞給仇英說道:“仇爺,這火車上太無聊了,要不,你給咱講講十三絕的事兒唄?這十三個人究竟是哪十三個人吶?”
仇英看起來並不想搭理妖怪。
“仇爺,我這兄弟說話有點直,您別在意。”見仇英仍是不搭腔,老鷹從床上坐起來道。
“閒著也是閒著,仇爺咱現在都是自己人了啊,聊聊唄!”妖怪又說道。
仇英終於接過了妖怪的酒,慢悠悠開口道:“要說十三絕,就得先說浪淘沙。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閩南一帶,有個姓高的土匪,他的老孃特別熱衷於古物,於是就從部下中挑選了一批人,專門往地底下倒騰。這批人,就是浪淘沙的雛形。後來姓高的匪部被端,這批人中有幾個人逃到了上海。當時的上海,可是文物倒賣的集散地。於是幾人憑著自己的本事,混得風生水起。他們到上海的時候是五個人,後來經過發展,人數不斷增加,幹得也越來越大。當時南京有位姓白的商人,不知從哪裡得知一個關於太平軍寶藏的傳聞,他自己僱人在清涼山上挖了小半年,夷平了兩座山什麼都沒有挖到,無奈之下就把此事委託給了浪淘沙。浪淘沙參與此事的前後一共十三人,這十三人在兩天內就把該找到的東西都找到了。於是這十三個人在圈子裡名聲鵲起,得名‘十三太保’,也就是你們口中的十三絕。當時這事兒傳得很厲害,有好事者還編了打油詩專門說他們的。”
“那、那詩咋說的?”妖怪邊吃泡麵邊問,一臉津津有味。
“地下一片杵頭海,真真饞煞雪花萬。銀元使得磨推鬼,各路地仙齊聚會。前腳飛來白龍馬,後腳觀音來灑水。譚天師,丁神婆,找準穴位好乾活。沈家二姐來撐船,紅臉的石匠把門開。南四馬,北蠻子,加個和尚念念經。張王八,孔五爺,最後請來把把關。浪裡淘沙,大功告成……大概就是這樣。”仇英回憶著說道。
“白龍馬,就是馬錚。譚天師和丁神婆還有那和尚肯定是仨神棍……”妖怪吃完泡麵,邊說邊剔牙。
“那個開山的紅臉石匠是負責爆破的吧?”我插嘴道。
“對對對!不過這剩下的……”妖怪道。
“你們兩個別猜了,讓仇爺繼續說。”老鷹打斷我們道。
仇英吃了幾顆花生米,頗為認真的說:“這些人分別是袁大頭袁朗山、小白龍馬錚、慈面觀音王老太太、譚天師覃彧、糊塗仙丁神婆、石匠朱七、王八張張甲元、紅會沈珍珠、蠻子李李崇、我爺爺仇仁貴、和尚劉丙天和孔憲民孔五爺。這些人每個人都會一項過人的技能,這樣才能在業內站住腳。民國的時候,整個淘沙的產業鏈可以分為——產、供、銷三個大環節。產:就是下地淘沙;供:商人拿貨;銷: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銷往國內,一種是銷往國外。一般的小團伙,最多隻能做到產業鏈的兩環,而浪淘沙這個組織可以做到三環通吃。”
“那不就是一條龍服務嗎?”妖怪恍然大悟。
仇英點點頭:“這就是它的能耐所在。比如單說在業內的資訊這塊,就沒人比得上浪淘沙。在這個組織內,光是負責蒐集訊息的就有三個人,分別是負責收集淘沙資訊的李家門頭子王老太太,倒賣寶貝給國內商人的南蠻子李崇還有我剛才和你們介紹過的小白龍馬錚,他專門負責的就是把東西賣給外國人。”
“這分配的不合理呀。那兩個負責賣的不會把東西私吞了麼?這挖出來的可都是寶貝!”妖怪質疑道。
“有袁大頭壓著,誰敢亂來。每個組織都有每個組織的頭目,袁朗山就是浪淘沙的瓢把子。”
“袁大頭……嘿,這浪淘沙的頭目不會是根據腦袋的大小選的吧?”妖怪笑道。
“還記得我說的從高匪部隊逃出的五個人嗎?袁朗山是這五個人裡的頭兒,到了上海,也是他拉攏的其餘的人馬。此人城府極深,非常會籠絡人心。當初我爺爺就是一直跟著他幹,完全沒有二心”
“對了,說了半天你還沒說你爺爺是幹啥的?”
“我爺爺……我爺爺他叫仇仁貴,原本是個戲子,可惜倒倉的時候沒熬過去,嗓子倒了柳行這碗飯吃不了,只能改投掛子行,掛子行就是武行,可分為明暗兩種。當時兵荒馬亂的,我爺爺練得就是暗掛子,用江湖話講他就是‘黑門坎兒的人’,暗掛子又有鑽天的和入地的兩種,一般的暗掛子只精通於其中一種,但是我爺爺他既會輕身術又精通挖牆掘洞,上天入地,他都在行,所以在浪淘沙才能有一席之地。他上了年紀之後害了毛病,左眼下長了顆瘤子,當時的人戲稱他為司馬師,傳著傳著成了四馬師,再後來大家都叫他仇四馬。”仇英講述他爺爺的時候,那語氣神態透著一股驕傲,甚至有一點點興奮。
“這麼回事兒,那其他人呢?其他人有啥本事呀?”
“其他人,除了我上面說到的這幾個。沈二姐,此人水性極好,凡是和水有關的金窩窩,必定要二姐帶路。王八張,他所負責的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叫文物修復,以及文物複製,只要是他造出來的贗品,基本上沒人能看出來。劉柄天,此人力大驚人,能夠輕易抬翻500斤的石塊。至於孔憲民,這個人……特別有能耐。”
仇英說到孔憲民的時候,臉上露出一副戲謔的表情,不知道是他酒喝多了還是已經和我們熟悉,他越說話越多,“孔憲民最大的本事,就在運輸上,當時淘出來的最珍貴的那批珠兒寶兒,什麼夜明珠珊瑚珠項鍊之類的,都是由他本人運出去的,再嚴密的搜查,他都能把寶貝安然無恙的送到買主手上。”
“那是怎麼運的?”老鷹忍不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