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7章 徹底賣爆,打破紀錄!

甚至汽車領域都是如此,很多功能都是全系標配,但低端車型都被系統鎖死了,只有付費升級之後才能解鎖體驗。

王逸為了讓無界手機和星逸手機,無界電視和星逸電視,都拉開高低端差距,也只能這般騷操作。

否則高階和低端都用一款處理器,那高階品牌就會拉低,影響銷量。

比如前世的聯發科高階處理器X10,八核處理器,本來準備發力高階,對陣高通旗艦。

索尼、魅族、HTC等企業也都用到旗艦機上,結果小米用到千元機紅米上,可想而知,魅族、HTC的旗艦機都不好賣了!

一句‘和千元機一樣的處理器’,就能減少一半的銷量。

也正是因為小米用到千元機的騷操作,聯發科的高階旗艦之路連連失敗……

為了盈利,今後星逸科技的中低端晶片,會對外出售。

但高階晶片不會輕易對外出售,就是怕小米這樣的客戶給用到千元機上,拉低高階形象,砸招牌。

除非在合約中就限制好,禁止用於低端機。

哪怕是上一代高階晶片,也不能隨隨便便用於低端手機,必須先換個馬甲。

高階品牌做得不容易,絕不能砸招牌。

高階用鯤鵬510,中低端用鯤鵬500,如此一來,無界手機,無界電視銷量不俗,但也不會喧賓奪主,影響星逸手機,星逸電視。

第二天,比亞迪電視產業園正式掛牌無界電視產業園。

隨後的幾天,整個無界電視產業園都開始了高效率地運轉。

研發部開始研發無界電視。

如何低成本又能保障比較好的體驗,是他們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題。

像是無界電視A40,售價3499,若是總成本+稅費就2999了,那就廢了。

無界電視也是要賺錢的!

這年頭,一臺3500的電視,如果不能賺個700塊,都是失敗。

在2012年,電視行業還是很美好的,小品牌利潤能有10%30%。而大品牌能有20%40%!

不像十年後,一臺電視賺10%15%的利潤,就不錯了。

人事部也開始瘋狂招人,各種崗位的人才全部招聘,打造全新的無界電視總部。

今後無界電視和星逸電視將會是兩個子公司,獨立運營,相互競爭。

當然,人事總監和核心團隊,都是王逸從星逸科技帶過來的,全面加入無界電視。

而招得最多的,還是工廠工人。

畢竟三班倒,需要的工人比之前多了足足一半。

雖然24小時三班倒比起24小時兩班倒,成本要高一些。

但對王逸來說,反而比友商成本更低。

無他,星逸科技都是自己的工廠,自產自銷。

友商大都是找第三方代工,需要支付代工費。

富士康兩班倒的代工成本,其實比星逸工廠三班倒的成本還要高!

畢竟富士康不是慈善家,做代工也得額外賺一筆!

少部分有自己工廠的企業,雖然不用額外支付代工費,但生產線老舊,效率和成本也比不上星逸科技的新工廠。

更主要的,眼光得長遠。

星逸科技要愛惜羽毛,顧惜名聲。

如果24小時兩班倒,員工壓力大,用不了多久和富士康一樣,出現跳樓事件。

屆時必然上熱搜,必然引發眾怒。

富士康只是代工,沒有自己的品牌,他們不怕這些。

可星逸科技有自己的品牌,最怕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