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回 柳門

一處荒廢的茅屋。

這幅畫面一瞬而過。

李無聲對這副畫面有些驚到。

這時候住持尼姑發現了他,連忙起身招呼。

坐下來喝了一會茶後,李無聲算是瞭解了真如庵。

四十多歲的住持尼姑叫懷清,俗名叫韓霧,之前打錢給李無聲的正是她。

兩個小尼姑中,大的叫玄音,大學剛畢業就跑來出家了。

李無聲覺得懷清師太邁入中年,激情不起來了也能理解。但他不能理解大學畢業就出家的玄音。玄音面貌端正,面板白淨,條件這麼好,咋就封X為尼了。

不過想想佛門境地這麼胡思亂想不太合適,還是不深究為好。

至於十五歲的叫慧音,這孩子可謂多災多難,七歲時父母出車禍沒了,收養她的是信佛的姨媽,見她上學又被人欺負,索性棄學送去法鏡寺。

而六年前無之法師離開法鏡寺,建立真如庵,便把慧音帶了過來。

除了山下不遠住著一個為她們燒飯的老爺爺,全庵就這三個出家人了。也沒有什麼職能之分,更不期待什麼香客,就在裡面禮佛誦經過日子,採茶的季節就幫周圍茶田的老闆採茶。

李無聲一邊喝茶一邊靜靜聽著,不禁感嘆遁入伽藍的終究都有點故事。懷清師太則繼續介紹真如庵的歷史。

此庵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500年,原名抱朴觀,是個道門清修之地,相傳由南梁女道柳雪英所創。

南朝時代的柳家業大,氏族子弟甚多,很多資質優異的孤兒也被賜姓柳,因此此派一直到唐代都稱為柳門。

柳門弟子不怎麼修武,而是修陰陽圓滿術數,成形為靈通奧妙的根源法術,虛若鏡清,無拘無束,翻手為風,垂手為雨。傳聞包括師祖在內,先後有七人羽化登仙。

受時代影響,後世佛教昌盛,到了晚唐時期的柳門教義不經意間已經吸納了很多佛典,漸漸從內修外養走向佈施度人。

然而這樣佛道兼修的方式也給柳門帶來了滅頂之災。

到了唐宣宗大中十四年,天下大亂。時任門主柳希言眼看餓殍遍野,決議改宗佛門禪宗,要改觀為寺。

此舉自然遭到全門長老反對,但當時的柳門有不少受佛教影響的,加上門主令下,終於開山門,接納諸多僧人和難民。

結果事與願違,難民湧入後爭搶糧食,亂賊混在人群裡跟著殺進來,此地很快遭到劫難,財寶、糧食被一搶而空,弟子們無處可退,紛紛含恨逃走。

在此之後柳門黯滅,流民成災,柳希言這才發現自己的慈悲心害了全門,更是對不起雪英師祖,到了北高峰向北扣石而死,而柳門子嗣也流離四方。

那之後抱朴觀也成了一片廢墟,時不時有流浪者依據斷壁殘垣落腳,但時常遇到怨靈惡鬼糾纏,來到此地者多有驚怖而死,時間長了就成了鬼地。

這一荒廢就是千年。

到了光緒二十四年,五十九歲的德清禪師從寧波七塔寺往宜興銅棺山時路過此地,聽當地人講述柳門傳說,見此山冥冥之中仍有冤魂未散,風中似有箭飛如雨,殺聲震天。德清禪師看到這種情景,心想不能讓此惡緣繼續下去,於是依水結茅,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法事。四十九天後谷內瘴氣頓消,空氣如雨後天晴,樹林茂密蔥鬱,竹林破土而出,飛鳥盤旋。眾人皆嘆老禪師身形清瘦,卻法力高強,紛紛拜服。

這時老禪師又聽到天音諭示,此地與柳姓結緣。便向眾人曉諭,暫且封存此地,彼時交還給一名姓柳的靈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