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十六)同桌的妻

午後文竹夾條煙去文正大爺家拜訪,文大爺七十不到,紅光滿面,在堂屋寫對子呢。桌上、椅子上、長臺上、地上都是春聯,怕風搗亂,用東西定著晾乾。大都是正楷和隸書,因是免費送鄉人的,草書沒幾人能懂。

大爺提筆,稍作思考,運筆一揮而就,字字蒼勁有力,幾十年功底有大家風範。

“春回大地風光好,福滿人間喜事多。”“門迎百福福星照,戶納千祥祥雲開。”“新春新年新景象,多福多財多平安。”“精耕細作豐收歲,勤儉持家有餘年。橫批:國強富民。”“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等諸多對子,無一不通俗易懂。

文大爺見關門得意門生文竹來訪,歡喜得很,叫文奶奶又是端凳又是上茶,還有瓜果之類的,弄得文竹很是惶恐,搶著去做。

在文大爺的書房坐定之後,文竹環顧四周,南北兩邊皆窗,通風透氣。南窗前幾株松柏,蒼翠筆直,窗下有張寫字檯,古色古香,上面摞了幾本書,書上擱著一放大鏡。東牆有幅書匾:寧靜致遠。字字飽滿圓潤,深情有力,包含著文大爺的一生。

西牆是幅山水畫,與書意兩相宜。西南角是個書櫃,文大爺的寶貝,擺滿了書,一般人不能亂翻。

就著茶水,兩人隨意地拉起了家常,沒有定式。從大爺的身體聊至文竹的工作,從老師待遇聊到民族崛起,從“大鍋飯”聊到企業改制,從香港澳門迴歸聊到祖國統一。

文大爺思維極其跳躍,文竹自嘆不如;如此高齡還能關心著民生和國事,文竹自愧不如。文竹聆聽著多,有時也會發表一些看法和評論。

看一本好書和跟一個高尚的人交談,都是受益終身的事,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潛移默化越久,人的品質自然昇華。

文大爺談興極濃,難得有人如此跟他暢聊,也許他的宏論莊裡理解的人不多,文奶奶還會笑他不務正業。

村上人仰望他,尊重他,卻聽不懂、也不願聽他的宏論,寧願去地裡幹活,出了什麼事倒要請文大爺出來主持公道。文大爺為鄉親們辦事挺樂意,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言之以理,曉之以情,公道自在人心,文大爺的威望也自在人心。

談及文竹的婚事自然避不開前幾天去董家提親的事,文大爺甚是生氣,把前後經過講了一遍,嘆道:“董三寶此人,年紀比我小,思想卻比我老朽。他對一個人的評價不是看其品質、學識,能力等,而是由金錢來衡量的。沒金錢其它一文不值,有金錢其它還能錦上添花。為了金錢甚至可以出賣女兒的幸福。”

文竹聽了也不生氣,安撫文大爺道:“大爺莫氣,氣壞身子不值。各人各福,董梅他爹一時鬼迷心竅,終有一天會醒悟的。董梅是有主見的人,不會為了金錢而去毀了愛情的。”

文大爺見文竹如此坦然,放心了許多:“我還擔心你大怒呢,想不到你如此平靜,孺子定有前程。後來我猜想,大概是董三寶受了‘*’後的影響,怕餓、怕窮、怕受苦。擔心董梅跟你受苦受累,心有不甘。其實是目光短淺的表現,我的學生我知道,前途一片光明。”

邊說邊拍拍文竹的肩膀,是預言也是激勵。說得文竹怪不好意思的,以後不大展鴻圖如何對得起大爺。這句話深藏在心底,困難時刻勉勵自己,一個人的激勵勝過千斤金子。

“扶人之道莫過於此,大爺的激勵永遠銘記於此——”文竹用手拍拍心臟的位置,“——要想董梅他爹改口,一者除非他思想轉變,二者我家要脫貧致富。別人思想改變我作不了主,脫貧致富我有信心。我跟董梅是一個道上的,以後場合上的事還請大爺你幫我們多擔待些。”

竹與大爺,亦生亦孫,大爺慷然道:“那是,那是,你是大爺看著長大的。脫貧致富好,你們誓死捍衛你們的愛情,我也決不允許讓人來拆散你們。人生意義不過如此。”

熱水空了兩瓶,瓜殼果皮堆成小山似的,文竹抬頭望鍾近四點,便起身告辭。大爺也不挽留,送至大門口,突然回首說:“老伴,給竹兒拿幾付對子來,過年喜慶喜慶。”

文竹笑拒道:“不用了,大爺。上午回來已順買了。”

大爺怒道:“啊,臭小子,看不起老頭子的字,是不是?”

文竹無法,接過文奶奶手上的春聯,看了一眼誇道:“哪裡的事!大爺的字在鎮上稱第二,無人敢叫第一。”

“哈哈,混小子,馬屁工夫大有長進啊!”大爺笑道。

文竹正言道:“此福只有你大爺消受得起,他人休想得到半點。”

大爺聽了有點納悶,伸過頭來問:“何意呀?”

文竹悄悄地回道:“竹兒跟大爺是一個秉性,不會曲意迎人,像大爺這樣高風亮節的世上有幾啊?”

“哈哈哈。。。。。。你這小子。。。。。。”文大爺的朗朗笑聲直透雲霄。

四點半不到文竹到了董梅的店裡,街上的人群已像潮水一樣退去,董梅的店裡也清靜了許多,雖還有人來,大頭已去,零星而已。

董梅見文竹來得如此早,便放下手頭的活,對著兩徒弟說:“大美,小喬,今天累了一天,早點下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