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李建國匆匆忙忙地起床,簡單梳洗過後便是準備進宮去見李世民。
李建國來到了兩儀殿外,隔著殿們,李建國隱隱聽見一個陌生的聲音,便知殿內還有著外人,所以也是刻意收斂了一下。
李建國輕輕地推開門,踏入兩儀殿。李世民也是感覺到有人來了,看向門口,看到是李建國,頓時喜上眉梢。
“皇上,臣李建國參見皇上。”由於此刻殿內還有著旁人,李建國也是不敢有絲毫怠慢,跪下行禮。
李世民連忙雙手扶起李建國,“愛卿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這位想必就是新任尚書令李大人吧?”此時那個陌生人對著李建國拱手說道。
李建國眉頭微皺,想了想,自己似乎並不認識這個人,當下也是問了一句:“閣下是?”
那個陌生人笑了笑,“在下乃是新上任的戶部侍郎高履行,久仰李大人的威名了!”
“高大人過獎了。”李建國淡淡地回了一句,對於這個初次見面的高履行,李建國並沒有太多的好感,因為李建國能夠明顯地感覺到高履行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火藥味,而且態度顯然也有些傲慢。
此時,李世民走到李建國身邊,指著高履行說道:“李愛卿,高愛卿乃是門下省中書高士廉之子。你別看他年紀輕輕,不過也是個少年英才哦!”
在李世民提到高士廉之子之時,李建國明顯察覺到高履行臉上有著一絲得意的神色。對於高士廉,李建國自然是瞭解的。高士廉原本也是隋朝的官員,而後歸附大唐。高士廉的外甥女更是李世民的皇后,外甥長孫無忌又是李世民最為信任的大臣之一,因此高履行可以算是李世民的兄長,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關係戶,也難怪高履行會這麼嘚瑟。不過在李建國眼裡,高履行頂多只能算是個二世祖,也不會把他放在心上。
“原來是高士廉高大人之子,有禮了。”李建國假裝客氣地說了一句,但是臉上的表情仍是平淡無奇。
“好了,你們兩個別互相吹捧了,你們都是青年才俊,都是我大唐未來的希望。”李世民摟著兩個人的肩膀,笑著說道。
“皇上,你昨日吩咐的事,臣已經辦妥了。”李建國看向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眉頭一挑,“哦?太好了!我剛剛還在跟高愛卿聊著此事呢,因為高愛卿現在在戶部負責此事。我還將你昨日提出的意見告訴他了,高愛卿也覺得此法可行。現在就要看你準備的難題到底如何了?”
高履行此時也是看向李建國,他也想看看李建國到底有幾斤幾兩。因為他父親和長孫無忌已經不止一次地在他面前提到了李建國,總是說他博學多才,才思敏捷,這讓高履行心裡很是不舒服。
“李大人,不如把你想好的難題說出來聽聽?”高履行看著李建國,語氣中帶著一絲諷刺的意味,似乎在等著李建國一會兒出洋相。
李建國並沒有搭理他,看向李世民,說道:“皇上,我想出的難題是一副對聯,這是上聯。”,李建國拿著在家中寫好的上聯遞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上聯,走到桌子旁,開啟後,也是一驚,“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此聯絕妙啊,高愛卿,你可能對出下聯?”
李世民看向高履行,問了一句。高履行走到李世民旁邊,看了一眼上聯,沉默了片刻,便是苦澀地搖了搖頭。
“皇上,臣才疏學淺,此聯臣對不上。”高履行一臉尷尬地說道。繼而看向李建國,拱手說道:“李大人果然學識淵博,在下佩服。”
李建國也是聽出了高履行語氣的變化,已經沒有絲毫的得意,當下也是謙虛地說道:“高大人過獎了,在下只是略懂些皮毛而已。”
李世民拿著上聯,看了許久,忍不住地咂了咂嘴,“李愛卿,朕有時候都有些嫉妒你的才華,此等對聯你是如何想出的?”
李建國有些尷尬,不知道怎麼回答李世民,有些無奈地說道:“皇上這麼說可是讓臣汗顏了,臣的智慧如何能與皇上相提並論。皇上乃是真命天子,一國之君。臣的這些智慧又如何能與皇上的治國之才相比呢?”
李世民擺了擺手,“行了,你也別謙虛了。朕也只是說說而已,此聯作為計劃的難題是再合適不過了。高愛卿,你覺得如何?”
高履行連忙說道:“皇上所言極是,一切就依照皇上所言。”
李世民點了點頭,“很好,那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吧。按照李愛卿的計劃行事,越快越好。”
高履行點了點頭,恭敬地說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