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3章滅周放趙之國策

“相國謬也。”當即一個武將便出言反對道:“以我秦軍之力攻之趙國懼之他國來援,我軍進攻他國,趙國不曾來援乎?”

“或許會來援也。”範睢依舊不疾不徐地說道:“然,我軍攻之趙地上黨,趙軍必棄之胡人,全力回返,而若我軍攻之他國,趙國又豈會棄之己方攻胡之國策,而全力救援他國哉?故此,即便趙軍來援他國,不過數萬之兵力也,與之傾國之兵,當有天壤之別也。”

“況且,本相所選之地,趙國是否願意援助之,尚且兩說也。”範睢隨即又補充了一句道。

“相國所言之地,是乃何處?”秦王顯然有些心動了,當即又詢問範睢道。

“稟我王,微臣建議之進攻之地者,周朝王畿之地也。”範睢微微拱手,拜而道之。

話音落下,眾朝臣皆是議論紛紛。

支持者有之,畢竟財帛動人心,周朝八百年積蓄,想想都令人興奮不已,更何況,那裡還有象徵著天下的九鼎!

反對者也有之,畢竟那可是周朝啊!怎麼說也是自己的宗主國,如今興兵而討伐之,道義上說不過去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會不會引起各國的強烈反對,甚至成了一次六國伐秦?

這聯軍的威力,可一點不會比趙國的大軍小啊!

“愛卿且細言之。”秦王自然也對其中利弊早有所判斷,但一時間卻也決策不了。

當即,範睢微微拱手,隨即繼續說道:“微臣所四,攻打周王畿者有理由共四也。

其一,曰名正而言順。先王舉鼎,崩於周地,先王雖勇武,但非短智之人,何故一氣之下而舉九鼎?而先王又是何其英武,何故因舉鼎臏崩而亡?若非我王及時歸來,又有太后相助,則秦之大業恐毀於內亂矣。

其中種種皆是利於六國而害於秦,而其中又是否有周王室之身影?

此事,雖已不可考,然君子之仇,十世尤記也,則周朝之罪可追、秦國之仇可報之也!

一起吾王得之王位於先王兄也,攻之周朝,以告慰先王之靈,可謂名正而言順者也!

其二,曰財貨之利也。周雖闇弱,然其八百年王朝之積蓄卻非徒有虛名也,而洛都者,居天下之中,貨通天下,賦稅之足,不下咸陽也。取之,不僅周朝八百年積蓄盡為大秦所有也,更有連年之賦稅以壯我大秦也。

其利之盛,比之趙國攻胡之利,數倍而不止也。

其三,曰佔其地利也。若細細觀之天下輿圖,我大秦東出之道者,無非上、中、下三路而已。上則出河東戰上黨於趙也,其勝負未可知也。下則出鄢郢而戰於楚,卻受困於楚地之川流河泊也。至於中路,則被夾於函穀道中,難以突破也。

若我軍能得周王畿之地,則我軍東出之路大開也,以洛陽為支點,糧秣等物資供給,兵力之調動,比之如今,當便利數倍不止也。

其四,曰失道寡助也。周王畿者,闇弱久矣,兵甲不修,內無良將,空有天子之名,卻無天子之實;在外,卻是依舊以王自居,屢屢觸怒於各國國君也。昔日趙王括登基之時,周朝使臣竟令趙王親奉其胙肉,可謂驕狂以極也。

趙王必深恨之,若我攻之,趙國未必會救援也,即便救援,亦極有可能消極以應也。

凡此往上,攻趙難且無益於國,滅周則易而大利於國,如此種種,還請我王察之。”

話音落,整個宮殿之上都變得鴉雀無聲,顯然,幾乎所有人都被範睢的話語給說服了。

“彩!”

不知是誰,忽地喝出了一句如雷般的彩聲。

“彩!”

緊接著,朝中眾臣們也紛紛應和了起來。

就連坐在主位之上的秦王,也不由得緩緩點頭,而看向範睢的目光,一如十數年前,範睢第一次獻上“遠交近攻”之策的時候那般的親切。

又一次,範睢用他驚人的眼光,將秦國的戰車帶上另一個軌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