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腦袋裡緩緩冒出幾個問號,他總覺得這幾句話是在陰陽他。
他也很難好不好!
曹髦還好,只有一個司馬家族控制。
而他呢,可是處於東漢末年群雄四起的亂世啊!
那些梟雄一個接一個的來控制他!
他自登基起便是傀儡皇帝,先後受制於董卓、李傕、曹操等人。
曹髦反抗一下,可能還有翻盤的希望。
他反抗完一個,還會有下一個!
還不如早點禪讓,保全自己性命。
想到這裡,劉協突然感覺有些委屈。
他若是能活下去,劉氏的血脈也能延續下去。
這樣也挺好的,不是嗎?!
......
李世民沉默半晌,終於是惋惜的搖搖頭。
“可惜了啊!”
他素來重視文治,推崇儒學,對曹髦的學術造詣和思辨能力自然是無比讚賞。
曹髦才慧夙成,好問尚辭。
七歲即可通《詩》《書》,十歲能駁《尚書》偽篇。
十二歲於太學殿前與鄭小同辯“天人感應“,其見解令滿朝儒生折服。
如此早慧,若其生於貞觀盛世,李世民都不敢想象曹髦會綻放出何等光彩。
只是可惜,曹髦生不逢時。
所以,曹髦所做的一切,都如同困獸猶鬥。
......
【當天,司馬昭就得到了曹髦的這篇詩稿。】
【詩稿濃墨重彩,曹髦把自己比作是困在深淵中的真龍,充滿著恨意和不甘。】
【字裡行間中表現出來的,都是對司馬氏專權的諷刺。】
【在第二天的朝堂之上,司馬昭陰沉著臉,公然對曹髦發難。】
【司馬昭厲聲質問他,我司馬氏對魏有大功,你為何將我司馬氏比作是泥鰍鱔魚?】
【曹髦看著在自己面前厲言厲色的司馬昭,又瞥了一眼下面不敢出聲、噤若寒蟬的群臣。】
【他在裝作被嚇得瑟瑟發抖的同時,又暗暗為自己的計劃加了幾分勝算。】
【公元260年4月,司馬昭逼迫曹髦下詔,賜他相國、晉公,以及加九錫之尊榮,想為他正式篡位而鋪路。】
【曹髦表面上好像已經被嚇破了膽,什麼都聽司馬昭的。】
【但是這六年的屈辱已經將他心中的仇恨之火,燒得是越來越旺。】
【就好像當年肆意妄為的司馬師一般,認為自己馬上就要做到晉朝開國皇帝的司馬昭,也是越來越猖狂,甚至還會經常去曹髦的宮中去羞辱他。】
【而一直偽裝順從的曹髦,意識到了這將是他最好的反擊機會。】
......
曹操臉色突然變得有幾分怪異。
加九錫,這事他也想過。
九錫起源於周代,是天子賜予臣子的最高規格的賞賜與殊榮。
而在王莽篡漢之後,九錫卻逐漸成為了權臣篡位前的必要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