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變到如今,九錫幾乎成了篡逆的代名詞。
許多權臣在篡位前都會先加九錫,以顯示自己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所以,他若是想要合理篡位,也勢必會用加九錫來鋪墊一番。
他沒想到,司馬家族的人,真會如此做派!
他自己可以,但是不可能接受司馬家族這樣來篡位!
想到這裡,他簡直是怒不可遏。
篡位就篡位,搞那麼花裡胡哨!
可想而知,他的後代面對司馬氏的專權,簡直是螳臂當車。
......
【公元260年,五月初六的夜晚,暮色沉沉。】
【他找到了這六年以來,唯一可以信任的兩個侍從,李釗和焦伯。】
【可悲的是,堂堂大魏最後的兩位忠義之士,一位是宮中侍衛的小首領,地位就相當於現代的保安隊長。】
【另一位,更是身份卑微,僅僅是個伺候人的普通小太監。】
【而一個皇帝能調動的最後力量,僅僅只有三百死士。】
【而這所謂的三百死士,只是一些效忠於他的僕從、下人和少量侍衛。】
【他們甚至連三百套完整的兵甲都湊不齊。】
......
曹操心頭陡然一震。
遙想當年,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可如今,曹髦雖然身為帝王,但是曹髦能調動的最後力量,竟不過區區三百人。
而這三百人,並不是身經百戰計程車兵,甚至是手無寸鐵的普通人。
這等於說,根本沒有人能幫曹髦。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曹操驀然就生出了一絲悲壯之感。
......
【而曹髦的絕命計劃,也終於展開在了我們眼前。】
【他準備在第二天朝會之時,提前安排好三百死士一擁而上,殺了司馬昭。】
......
康熙感覺曹髦的絕命計劃很是耳熟。
和他殺鰲拜的計劃有點像啊!
他殺鰲拜,籌備了兩年。
用了一群秘密訓練的精壯少年,在鰲拜觀看布庫表演之時,一擁而上,當庭擒拿。
而曹髦呢,計劃著用三百烏合之眾,在朝會之上幹掉司馬昭。
朝堂之上,可都是司馬昭的人!
可想而知,這個計劃必定會失敗。
......
【如果司馬昭順利被殺,那司馬家一定會內亂。】
【最差的結果,也可以阻礙晉朝建國的速度,給曹家爭取更多恢復皇權的機會。】
【可惜呀,天不佑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