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長期不接觸的情況下。
分門別類的寫到紙上的話,就不至於那麼容易忘記了。
當時在蒙縣,朱靖垣寫出來的東西,都被朱仲梁直接拿去看了。
後來兩人不在一起,朱靖垣也繼續保持了這個習慣。
持續十幾年的不斷回想和書寫,朱靖垣感覺腦子裡面剩下的東西也不多了。
時間真的能夠讓人遺忘很多東西。
特別是那些在前世看起來並不重要甚至讓人厭惡的東西。
到來獅城的時候,朱簡炎還要求朱靖垣及時觀察和分析大明各方面的資料和情況。
發現了什麼問題,有了什麼想法,也都寫出來給他看。
最初朱靖垣確實是給朱簡炎寫報告,但是時間長了就變成朱靖垣自己寫想法了。
雖然朱靖垣很想說,正經人誰寫日記啊。
但是在這個世界,自己好像確實不能算是個正經人,自己是個外來的穿越者。
自己當然不是正常人,自己確實得寫日記。
應該說,不能算是日記,只能算是筆記,而且不是完全私密的筆記。
因為要考慮到要給父親和爺爺看。
所以這些筆記的記錄方式,都刻意規避了前世的習慣。
儘可能貼合這個世界的狀況,用這個世界的名詞和說法來表達。
並且在字裡行間做好了留給子孫後代觀摩的預案。
讓後人也能看的懂,同時還不會感覺特別的奇怪,讓自己像是生而知之者。
像個土著的天才,而不是穿越者。
朱仲梁的叮囑,讓朱靖垣開始認真仔細的分門別類的書寫工程技術層面的“想法”。
朱簡炎的要求,讓朱靖垣把前世看過的經濟和政治經驗及設想變成自己的“思考”。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面,朱靖垣慢慢寫下了數量頗多的筆記和圖紙檔案。
這些東西絕對是這世界上最高階別的絕密檔案。
朱靖垣甚至懷疑,就算是世祖皇帝留下了小冊子,也未必能跟自己的相比。
因為按照世祖皇帝留下的東西分析,他在很多方面都只是個普通人。
應該是文科的,所以對歷史和政治方面比較有經驗。
自己不能說水平比世祖皇帝高,但是自己的愛好可能比世祖皇帝多。
自己首先是個鍵政人,所以各種政治思想都非常熟悉,國內外的時政都非常熟悉。
然後自己還是個軍迷,對近現代軍事裝備和技術也非常熟悉。
同時還是個苟延殘喘的組裝電腦愛好者,對計算機和半導體的發展也非常熟悉。
當然,自己還是個臭打遊戲的……
最關鍵的是,自己現在的的條件比世祖皇帝那會兒好多了。
很多他就算是知道也做不了的事情,自己現在已經能夠做出來了。
很多他知道也說不明白,其他人也無法理解的事實,現在已經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