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些裝備也不能真的不造,頂多是縮減一些數量規模。
否則那些泰西人,就可能會懷疑大明虛弱了……
朱靖垣心中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將眼前的報告合了起來,開始說今天的正事。
確定閱兵式和閱艦式使用哪些武器。
這次閱兵不只是大明內部自己展閱,還要讓世界上剩餘的其他國家代表觀看。
所以閱兵要有足夠的威懾力,但也不能把什麼都拿給外人看。
有些東西暫時還不宜公開展示。
簡單詢問了各方面的情況,朱靖垣根據前世的經驗,給出了一個大體上的指導標準。
除非朱靖垣特別要求,否則展閱裝備應當是已經廣泛列裝並且形成戰鬥力的。
就是隻要拿出來給人看的東西,就得是大明軍隊裡面正在用的。
如果雙方爆發戰爭,對方會直接在戰場上遇到的東西。
除錯中的裝備和戰艦都不能拿出來顯擺。
除非朱靖垣專門要求,否則服役不滿一年的戰艦同樣不參與閱艦式。
如果有特別要求,已經廣泛列裝的裝備同樣不展示。
就比如說,噴氣式戰鬥機和轟炸機,在四年前的時候就已經研發完成。
現在已經有多款型號服役了。
但是所有的噴氣式飛機,全都被朱靖垣踢出了參閱隊伍。
八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在年前也就已經服役了。
等到朱靖垣登基大典的時候,就已經服役滿一年了。
到時候艦上人員操作也應該都已經熟練了。
但是也被朱靖垣踢出了閱艦式。
參與閱艦式的航空母艦,最大就是六萬噸的級別。、
夏爾繼位的時候,大明的四萬噸航母,就已經去過泰西訪問展示了。
現在六萬噸的航母也可以正式對外公開展示了。
泰西各國之中,英、法、西研究航母已經有十三年以上了。
其他國家反應遲鈍一點,在安康七年簽訂海軍條約之後,也開始大力研發了。
泰西各國自己摸索和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還透過各種渠道,從大明民間獲得的一些有用的訊息。
航空母艦這麼大的東西,大明還一口氣已經造了三十多艘。
涉及到的工匠和工人以及商人不計其數。
不可能完全一點秘密的不洩密的。
也就是說,現在的泰西各國,對航母也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理解了。
所以大明也沒有必要把航母藏得那麼嚴實了。
只不過最大的仍然不給他們看。
他們應該也暫時想不到,大明會把航母造到多大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