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保留有共同認知的人,拋棄沒有共同認知的人。
在現在這個大明,如果有人梗著脖子聲稱,自己不是大明人,自己不想當大明人,那這個人在大明甚至世界上都會舉步維艱。
所以沒有什麼求同存異,就是留同去異,將整個國家和人群完全熔鍊成一體。
這個過程中,整個國家的所有人,都會在某種程度上“統一思想”。
在面對某些國家層面的問題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會自然而然的做出相同的選擇。
整個國家因此能夠爆發出非常恐怖的力量。
在傳統的古典王朝時代,一個一千萬人的國家,能拿出十萬人的戰兵就算不錯了。
那時候的普通人去當兵,是為了賺錢,為了生存,是去替君王和貴族打仗。
但是民族國家一旦形成,那一千萬人的國家甚至能拉出一百萬人的部隊。
這種國家的軍隊,他們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在為自己的國家打仗。
以至於,不但動員能力暴漲一個數量級,作戰積極性也會提升一個大檔次。
就算是生產力相同的情況下,統一了思想的民族國家,相對傳統古典國家也是碾壓的。
好處的確很多,但是缺點也非常的明顯,特別是對皇族和的貴族而言……
那就是普通民眾開始逐漸擁有主人翁意識了,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國家的主人了。
他們不會再覺得反正土地和國家都是君主的,君主怎麼折騰享樂都跟自己無關了。
君主和貴族不再是國家的主人了,自己和君主都是國家的主人,君主只是主人群體內部的地位較高的首腦。
這個首腦怎麼管理國家,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都跟自己是息息相關的,都是影響自己的族群未來的事情。
所以自己要時刻盯著君主在幹什麼,君主幹的好不好,如果降額不好了,自己要提意見,要讓對方改正。
當然,他們可能本來是出於善意的,但君主也不能不予理會。
否則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說白了,統治者沒辦法隨便糊弄百姓了。
朱靖垣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應該是沒有意識到,或者是沒有感知到這種差異的存在。
因為作為整個大明人群體的一部分,他本人也在這種情況下被統一思想了。
他現在的想法就是站在所有大明人的角度考慮的。
他……作為儲君培養出來的皇子,從小本來就沒有放肆娛樂的認知和習慣。
大概……在他的認知之中,皇帝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人吧。
現在皇帝有了作為大明人的皇帝的覺悟,那皇室也變成大明人的象徵也是隻是時間問題。
傳承相對久遠而且有一定威望的皇室,本身也是很好的提升族群凝聚力的工具。
但是自己現在和以後應該怎麼辦呢?
自己的屁股和腦子現在還在漂移著,沒有找到著陸的地方呢。
自己可沒有那種自發形成的大明人的覺悟。
自己有的是中國人的認知,自己還有比奇怪的人類的認知。
自己要陷入大明人的熔爐之中,還是繼續保持自己這種獨立於外的心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