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大明是什麼呢?
相對於泰西,大明是另一個世界。
相對於泰西各國,大明王朝是另一個國家。
相對於泰西各族人,大明人是另一群人的統一稱呼。
相對於泰西各國語言,大明雅言是一種語言文字的統一稱呼。
這個世界的泰西人,不會用中國代指大明,但是會判斷其他人夠不夠中國。
泰西人學大明的語言的時候,也不會說自己在學中國話,而是在學“大明雅言正音”。
寫大明的文字的時候,也不會是寫漢字,而是在寫“大明雅文正體”。
因為泰西與大明的交流非常密切,因為雙方從交流到貿易到戰鬥了上百年。
因為大明王朝相對全世界都絕對的強勢。
因為泰西人對大明足夠的瞭解。
泰西人知道大明才是神州這個地方的本土族群和政權目前的正式的官方名稱。
秦斯坦、契丹、秦那、拆那這些古代流傳下來的稱呼,關鍵是不知道轉了幾手的音譯的不準確的各種稱呼,早就已經沒有人使用了。
關鍵是,泰西各國繼續使用那個稱呼的話,大明朝廷和人都根本不會搭理他們。
這和朱靖垣上輩子,大清那時候完全不同。
大清不要求泰西各國用大清來稱呼他,反而對照泰西人的習慣,從大清國改成中國了。
大清本土的普通人,也不覺得是自己大清人,他們是旗人或者其他什麼人。
就算是旗人之中還有上三旗、下五旗、內務府,漢軍旗、蒙古旗等等……
那個時候的大清無論內外上下都是完全撕裂的。
當時的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大清徹底變革,追趕工業化的程序的效率。
現在的大明,現在已經實現了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從自我認知到外部認可的,在族群、文化、稱呼、國家、皇室、朝廷之間的完全一致化。
這就是近現代自然發展形成的民族國家的雛形。
說一樣的語言,用一樣的文字,有一樣的身份,有共同的文化習慣,並且都為之驕傲。
在這種環境下,大明的皇帝說出了“我是大明人的皇帝”的話。
就像法國大革命中拿破崙,他的皇帝頭銜是法蘭西人的皇帝,不再是羅馬皇帝。
這個世界的大明,正在熔鍊出一個名為“大明”的族群,以他們所在國家為名的族群。
朱靖垣甚至考慮到,如果這樣的大明統一了全世界,那麼地球是否還叫地球?
地球現在其實不叫地球了,現在是世界、天下、寰宇。
如果大明統一了全世界,那這個世界就是大明,就像統一天下的大秦還是大秦。
如果更進一步,大明走向了宇宙時代,如果與其他的外星文明接觸了。
那大明甚至可能變成人類全體的代稱,這個星球的文明就叫大明。
朱靖垣想通了這些事情,才再次意識到屁股漂移,腦臀分離的只有自己。
自己老爹這個大明人的皇帝的屁股和腦子都穩定的很。
朱靖垣也再次意識到,整合大明內部其他族群的緊迫性。
大明這個族群目前還沒有完全穩定,還在“留同去異”的過程中。
留同去異有兩層意思。
一是保留相同的地方,捨棄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