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副院長在操作《改革開放》的時候,確實沒有遇見來自季銘的阻力,或者說反抗——季銘配合的態度,也就落到了實處,叫他越發覺得這個年輕人很厚道。
一個剛剛20的年輕人,願意把對自己不那麼重要的機會,讓給更需要它的同齡人,這就是厚道,這就是大氣,這就是高尚的品格,叫葛副院長那是相當看好啊。
感謝電話打了好幾個,還跟周少紅通氣兒,表示適當時候一定會支援她更進一步的。國話內部,都知道的,周少紅,外號季大姐——比季銘親大姐還要親,是季銘真正的伯樂,如果沒有她從中戲把季銘弄進青春版《雷雨》,後面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變化,也都不會發生了。
短短一年不到,就在沒有水軍,沒有爆品的情況下,造出一個當紅明星來。
牛逼的讓鋃鐺入獄的營銷高手宋城,都要流淚。
“葛院今天對我客氣多了。”周少紅跟她老公談起這個來:“真是沾了季銘的光。”
周姐夫瞥了春風滿面的周少紅一眼:“那季銘就把這麼好一個機會讓出去了?”
周姐夫是體制內的人,對這種獻禮片的意義感受的更直觀,他真覺得是個難得機會。
“這種片子,說有意義它也有意義,但是頭頂一個主旋律演員的帽子,說實話,對季銘來說也不是件好事,以後他要想演一個大反派什麼的,說不定院裡都會去幹涉,得不償失,順水人情吧。”
“……”周姐夫嘖了一聲,搖搖頭:“以他現在的人氣,確實也是,真是啊,他第一次上門來的時候,根本想不到就這麼點時間,就紅成現在這樣。”
“遲遲早早,銘兒裡子面子都有,紅是必然的。”
“瞧你得意樣,還真把他當親弟弟了?”
“葛副院的人情,不是親弟弟,能還到我身上麼?”周少紅白了他一眼。
季銘得到的訊息,周院已經有些鬆動了,探他口風的時候,季銘滿口的是“都聽您的,我十二分配合,當初進國話的時候,我就說了,讓我演是為院裡好,不讓我演也是為了戲好,為了院裡好,這點大局觀我還是有的”。
激動的周院長說要推薦他入黨……
季銘表示工作性質原因,婉拒了——“就是一點本分,哪裡要您這麼抬愛”。
嘖嘖。
說實話,季銘挺感激周院的,這是個願意幹實事的領導,要不他抬愛,這一系列的人情也賣不出去。
……
剛考完趙老魔的文學修養,已經只剩下最後一門中特的季銘,接到了周少紅的電話,院裡定了的孫元浩——他已經畢業了,也辦完了入職手續。
季銘發了祝賀微信給孫元浩,接了葛院長的感謝電話。
當晚,微博爆出雄文一篇——“季銘上位記”。
“今年爆紅的季銘,身上有很多重標籤:中戲學生,表演老師,話劇演員,影視劇演員,實力派,流量小鮮肉……等等這些諸多標籤,勾勒出了一個相當正面的人設,甚至有人稱之為,第一個合格的、高水準的青年流量演員——為流量們設定了標準。
那麼,季銘究竟是怎麼紅的呢?
鄭子恆、瞿邕廷、張劍……這些大家都知道的名字,無論是黑他的,還是怪他的,最終都促成了他的人氣飆升,走出了爆款影視劇主演之外的,演員另一條爆紅道路,可謂開娛樂圈之一先河。
那麼在此之前,在這些大眾耳熟能詳的熱門娛樂事件之前,季銘是怎麼成為國話演員的?他又是如何成為《我就是演員》的藝術指導的?他怎麼走出‘實力派話劇演員’第一步的,確如網路傳言所說,是國話導演在中戲課堂上被他一鳴驚人的表演給征服了?還是別有因緣?——當然,本文絕不否認季銘本身具有的演藝實力,這是得到業內以外普遍認可的。
本文只是希望,透過發掘這位非典型實力派流量的上位過程,為讀者揭示更多娛樂圈的秘密。
據筆者所知,季銘成名路上的一大關鍵人物,是國話青春版《雷雨》的導演周少紅,正是這位導演從大海一樣的青年演員中,把季銘挑了出來,讓他參演了青春版《雷雨》。據國話內部人士透露,季銘伺候在國話的每一步上位,都有這位伯樂的全力支援……
要說第二位關鍵人物,則是一名隸屬於西京話劇團的演員,田一河,他也是人藝劇院《駱駝祥子》的主演之一——這是他從國話《雷雨》專案中退出之後,獲得的一個機會。
經過筆者梳理,如果不是田一河從國話退出,季銘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從青春版《雷雨》,一路青雲直上,闖進首演陣容——即便原首演陣容之一的汪磊,因為意外受傷而無法順利上場,也該是由田一河取而代之,季銘,至多能夠成為一個B角。
田一河作為一個地方演員,為什麼會從如此重要的國話專案中退出,讓人極端費解,難道是為了成全後輩?那他就太高風亮節了。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力量,促使他不得不退出呢?
既然談到了汪磊,筆者也必須提一提,這位原首演陣容演員,其實在首演之前,已經恢復到了七七八八,甚至重新參與到了排練中,如果不是後來在排練中又意外‘受傷’,季銘也不可能獲得取代他的機會。
巧合,又是巧合。
可以說,沒有這麼多一層一層的巧合,季銘都無法成為《雷雨》的首演陣容,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一系列收穫——比如白玉蘭戲劇獎。
《雷雨》首演之後,必須要說的是,季銘的表現得到了眾口一致的認可,甚至有人評價他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周衝之一,可謂盛譽。不管對於當時只有19歲的季銘,是不是一個如實的評價,都讓他在話劇界闖出了名頭。《雷雨》導演田明鑫曾在首演謝幕時表示:話劇界來了個新人。可見他對季銘的認同。但即便是他,想來也絕對想不到,短短几個月之後,這位話劇界的新人,就能一躍成為中國演藝圈最受關注的演員之一。
這個過程,就跟江浙臺《我就是演員》分不開了,包括他跟鄭子恆的恩怨情仇,他跟胡旭、李瀾、張成等中戲師兄弟妹,以及任素溪、覃健次,乃至章影后、徐錚等業內大咖之間的交情,都從《演員》開始。
那麼一箇中戲學生,一個話劇界新人,是怎麼成為《演員》這樣一個演技節目的藝術指導的?這裡面最關鍵的人物,毫無疑問是中戲老師劉天池,季銘是作為天池團隊的一員加盟的,只不過相對於其他團隊成員,季銘獲得了出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