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大多都提前入場,上下兩層都站在滿滿當當的。
汪雷瞥了一眼臺下。
“這一次是不一樣啊,好些年輕小姑娘,都是來看季銘的。”
“我猜也是。”宋怡站他旁邊,也探頭出來看了看:“哎,後面站著的,是不是院裡的幾個同事?”
人藝的演員都能直接進來,憑工作證,或者刷臉就可以——田一河、周紹文,還有幾個中青演員站一塊,他們也沒買票,這回也撈不著坐,就照慣例往最後排一站。其實哪怕有空座,很多時候他們喜歡站在最後面。
同行相輕嘛,都希望在最嚴格的條件去,去檢驗他們的表演實力。
站在最後,無論是在音響條件,還是距離上,都對錶演效果有更大的挑戰。越往後坐,你能看到的表演細節就越少,這是肯定的,除非你端一個望遠鏡,那視野就會受限。再者是聲音,人藝的話劇舞臺上始終是沒有話筒的,這是他們的一個堅持,那麼太靠後你能聽到的聲音就越低,而且聲音裡頭的情緒也會更弱。
“說不定我們站在這,都聽不見季銘的臺詞。”周紹文跟身邊的一個人,小聲兒說著。他已經不跟田一河說這些了,這個田老師實在是讓他失望,居然還要想跟他賭一把,他是喜歡賭的人麼?他是壓根就決定不了什麼角色好麼?連推薦的資格都沒有好麼?
他身邊這個同事就不一樣了,經常跟他一塊說季銘壞話。
碎嘴二人組。
“你這也太——”碎嘴老二瞥了周紹文一眼:“人都演過好多場話劇了,怎麼可能臺詞都聽不見呢?你也不能單純為了對他有意見,就胡說八道啊。雖然季銘他吧,小小年紀就不可一世,是有問題,但他品質上有問題,不等於我們就要胡說八道呀。”
還是你狠。
周紹文站了站直,前頭密密麻麻都是人頭,而且真的好多小姑娘——要是來看他的,多好。
燈光暗下。
“我怎麼有點緊張啊。”李冉跟旁邊的粉絲嘀咕。
“噓。”
幕布拉起,於是掌聲如雷,小姑娘們整齊劃一,服從命令聽指揮,在開場時報以熱烈掌聲,然後當音樂響起時,掌聲瞬間停止,整個劇場陷入極致的寧靜當中。
由知名作曲家創作的曲子從整個廳各處的音響裝置飄出,舞臺上一輪明月在背後亮起。小小的溥儀道具人在明月裡映出孤寂而微小的背影——《末代皇帝》開始了。
這是真正的登臺。
季銘手腕上第三枚金色鱗片一直在微微發熱,登臺所有技能+1的逆天buff正在發揮作用。
韓明求演的老太監是最早感受的。
第一幕的尾聲,16歲的溥儀登臺,孫太監說著“太妃娘娘也是為了皇爺好,這年頭,賊子亂臣見天兒的在紫禁城外候著呢,那些魯莽的兵匪,誰知道什麼時候就衝進來了,咱自己宮裡的,還是要捏成一團兒啊,皇爺。”
彼時,端康太妃和溥儀鬧得很兇,把溥儀生母找進宮裡訓斥,結果溥儀生母雖然是親王福晉,但個性極強,被訓斥之後覺得受辱了,回家就吞藥自殺,只活了37歲。
遜帝和太妃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孫太監作為伺候過隆裕太后的老臣,心急啊。
要說韓明求雖然沒有個球樣,但是戲還是有幾分的,一出場,寥寥幾句臺詞,交代的非常妥帖。此時側身而立的年輕溥儀,還並沒有面對觀眾,他只是掃了一眼韓明求,竟讓他面板密密麻麻地起了疙瘩。
那是什麼樣的眼神兒啊。
陰鬱,戾氣,尤帶著常年讀書的一點書卷味,一點困於深宮的畏縮,當然,最亮眼的底色是“年輕的”,那是一個年輕的眼神,你一打眼,就知道這眼神的主人年齡不大,倔強,迷茫……連濃濃的戾氣都還活泛著。
“那我額娘呢?”
季銘轉頭過來,面向觀眾,這是整臺戲他的第一個亮相,平平淡淡的,但一亮相,好些觀眾,應該說大部分普通觀眾,都忘記了這個人是季銘,是明星,是流量,是實力派,是什麼什麼——他是溥儀。
他是溥儀。
年輕的,16歲的,還在紫禁城裡的,那個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