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420章 《默》的威尼斯首映

這當然是開玩笑,22部電影,他們還沒那麼狂妄。

愛麗絲停住笑聲:“不過我說的是真的,傑昆的表演是很棒,配得上任何獎項。但他跟季銘的表演是完全不一樣的,傑昆對人物的發掘是互動式的,別人欺凌他,社會排擠他,夢想破滅,客觀的病態,然而他內心應激式出現變化,做出反應。而季銘對人物發掘要單純、專注的多,你們明白麼,楊鳴在自己的幻想裡,不斷地跟自己的現實認識交鋒,在這種掙扎裡發掘自己內心,透過舞蹈來表達也是絕對驚豔的方式。這兩種好的表演,我個人其實更喜歡季銘這種,我不認為我的審美跟評委們會有那麼大的差別。”

元泉點點頭:“我也覺得季銘的表演沒什麼可怕的。”

季銘在一邊吃飯,聽著她們把影帝當糖果一樣隨意討論著,不由嘆口氣,倒是許個願先啊。

楊如意湊過來:“獨眼浪約個採訪,說是在放映廳看見你了,你還騙了她。”

“哈哈,”季銘把事兒跟大家說了一遍:“還跟我道歉呢,估計覺得我是個義大利人。採訪就算了,無非就是問問《小丑》的觀後感,有沒有信心拿獎之類的,沒什麼營養。”

“好,”楊如意點點頭,如果真拿獎的話,後面肯定會有采訪的,大家都有默契,所以拒絕也沒什麼。

等他們吃過飯,睡一覺,第二天起來,就感受到《小丑》的熱潮了,傑昆拿影帝的呼聲已經高到無法忽視,此前關於入圍的爭議,此時已經不復存在。唐凡拿過來的中文媒體報導,各種“爆了”“全場歡呼”“好評如潮”。

狐狸網更稱之為“最具競爭力的影帝候選人之一,季銘征戰威尼斯路上最強大的對手”,說“《小丑》在威尼斯大受好評,幾乎所有人都在熱烈討論這部此前備受爭議的漫改電影,然而首映之後,大家興奮的面孔上已經告訴我們,這是一部多麼成功的作品。主演傑昆·菲尼克斯也被觀察家認為是摘取影帝桂冠的種子選手。而憑藉《默》入圍的季銘,被中國觀眾寄予厚望,但是還沒有面對觀眾的《默》,此刻顯然壓力山大,它想要複製《小丑》的熱潮,難度可想而知,或許一切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樂觀,此前戰無不勝的季銘,這一次還能繼續自己的神奇麼?”

然後狐狸網就被季銘的粉絲罵到狗血噴頭。

“你是不是有病,我就問你?”

“你腦子不好啊?季銘只是入圍者之一,幹嘛把他拎出來?他有說過要拿影帝麼?”

“自說自話有意思麼?電影都沒看過就說要拿影帝的也是你們,現在說不樂觀的也是你們,你們的新聞都是創造出來的吧?”

“狐狸網一如既往傻叉。”

“我看你的智商不容樂觀。”

季銘的黑子們,以及幾個垃圾營銷號,混在裡頭,說什麼“要不說還以為季銘拿定影帝了呢”“入個圍就當自己拿獎了”——不過也沒有粉絲去理會他們,粉絲還是很整齊劃一的。

原先季銘的團隊也挺擔心的,粉絲太多了,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新粉絲加入進來,實在不好管理。結果他們也沒想到,慣性這個東西,包括粉絲的強大程度,因為一直以來的約束,大家都以遵守這種約束為榮,每個粉絲都在廣而告之做季銘粉絲的“守則”——畢竟,現在季銘粉絲這個身份,已經成為粉絲鏈條中非常高的一家了。

之前比如什麼星爺粉、華仔粉啊,梁影帝粉,都有高度,至於鮮肉流量粉就只能靠戰鬥力了——季銘粉絲是同時具有高度和戰鬥力的粉絲,一旦形成了優越感,大家就都想要去維護住,不想掉份。

結果一直到今天,季銘龐大的粉絲,竟然也還能維持的相當好,比如不去理會營銷號,不去搞刷屏式推薦——就是那種點進話題,全是刷成就,刷公益,千篇一律,一看就跟傳銷現場似的。

不過媒體是不怕罵的,尤其是很多恰爛飯的自媒體。

以至於在威尼斯電影節進入第三天的時候,中國網友就覺得影帝就是季銘和傑昆之間的爭奪了……也是醉了。

……

3號上午,《默》在威尼斯首映,紅毯很熱鬧。

《蘭心大劇院》全力助陣,《繼園臺七號》的配音張愛嘉也來了,再加上同樣入圍主競賽的義大利電影《馬丁·伊登》的主創——他們是受愛麗絲·洛瓦赫邀請而來。當然,還有《默》自己的人,季銘,愛麗絲、文晏、桃紅、元泉,全是女性,把季銘擠在中間。

在《小丑》爆紅之後,低調是不可取的,也是對電影的不負責任。

所以紅毯上,季銘也是功力全出,加之《默》作為義大利導演的作品,也有本土優勢,紅毯上的歡呼聲是相當驚人的,至少是到目前為止最熱火朝天的了。

如果等一下電影反饋不好,就是個讓人尷尬的鮮明對比了。

獨眼浪的記者給自己的稿子想了一段詞兒“在電影幕布揭開之前,《默》和季銘在義大利受到的歡迎和熱情,絲毫不遜色於大火的《小丑》,無論是紅毯現場的尖叫和歡呼,以及那些閃動不停的鏡頭,還是本地報紙上版面甚大的報導,這也給了我們更多的期待,是對這部電影,也是對季銘的,作為一箇中國記者,尤其希望看到這麼受歡迎的華語片和華語電影能夠真正在成色上征服異域他國的觀眾。”

入座,等待電影開始。

“唔,這個導演的鏡頭很縹緲啊。”一一對開幕鏡頭做了個評價:“咦,怎麼,是個默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