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蘄春伯說得對,大家互相幫忙,協同作戰。這邊請。蘄春伯,我們新近得到的化學試劑,第一種是鹽酸,是我們在製作純鹼試驗過程中得到的。
第二種是丁醇,是我們在對乙醇酒精進行再研究時得出的合劑.
鹽酸是強酸,很厲害的,堪比硫酸和硝酸,你們千萬要小心。
丁醇毒性暫時不明,送了部分給你們醫學研究所做毒性試驗去了,暫時還沒有結果,反正要小心就是,避免面板接觸。”
“好,記住了。程老道,剛才你說你們純鹼快要搞出來了?”
“已經有了小批次純鹼出來,純度還可以。就是工藝非常複雜,成本過高,現在我們正在繼續簡化工藝,降低成本,以便工業化生產。”
“好傢伙,純鹼出來了。加上你剛才說的鹽酸,皇上此前在科學研製閉門會上說的,你們化學基礎三酸一鹼,已經湊齊了。”
“呵呵,是啊,可算是湊齊了,太不容易了。走到這一步,足足走了十年。”
“皇上說的這三酸一鹼,真的那麼管用?”
“其它方面管用不管用暫時不好說,太僕寺那邊的火藥研究所是歡呼雀躍,他們要想的無煙火藥,以及底火都有希望了。
冶煉所和紡織印染所一天來三回,天天盯著我那點鹽酸和純鹼對了,蘄春伯,你主持開發的新神藥有眉目了嗎?”
“我們研製新藥是怎麼回事,你幫著協助了幾回,也都知道。跟釀酒一樣,培養基和酵母菌種是關鍵.
這次我們採集了天南地北一百七十八個地方的菌種,就連歐羅巴、印度、阿拉伯、坤洲和艮巽洲,都派人採集來了發酵菌種。
老夫估摸著,全天下常有的菌種都採集的差不多了,培養出來的菌種也齊了,現在卡就卡在提純工藝上。所以老夫今日火急火燎地找你來了。”
來到院子偏房,走進去就是一個樓梯,直下地下室。
進到深入地面十幾米的地下室,再過兩道門,裡面是一排排架子,擺著無數的玻璃瓶,以及陶瓷罐。
“小陳,拿兩瓶鹽酸,四瓶丁醇,五百毫升的那種。”
“是。”
六個玻璃瓶擺在桌面上,程採華指著一份文件說道:“蘄春伯,請在這裡簽字,總共三份,你自己帶一份回去入庫。我們這裡得留兩份。
“好。”李時珍欣然簽下自己的名字,叫隨從把六罐玻璃瓶放好在專用的木盒子裡,每個瓶子放在一個木格里,穩穩當當。
“蘄春伯,坐會兒喝杯茶。”
“老道,你的好意謝過了。你們化學所的茶,沒人敢喝啊。”
“哈哈,蘄春伯,你們製藥所的茶,比我們好不到哪裡去。”
“老道,謝過了,老夫還要趕著回去,用你給的新合劑做試驗。”
“好。”程採華笑了,他也是搞科研的,知道科研到了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那種火急火燎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蘄春伯,不送了。”
“送什麼,都在一個大院子裡,二三十分鐘的路。”
回到製藥研究所,李時珍先換上一身白袍,戴上帽子,穿上牛筋底乳膠半桶鞋,再戴上乳膠手套和口罩,帶著一行人來到後院的試驗中心。
試驗中心很大,六層樓高,重要的實驗室都在一樓。
李時珍帶著人走到一零六號房,經過兩道門,進到一處走廊裡,隔著從底到頂的玻璃窗,看到裡面空曠的房間裡,全是一排排的架子,上面全是一個個玻璃器皿。
房間屋頂是玻璃的,彷彿一扇巨大的平面窗。玻璃屋頂下方是可拉拽的窗簾,分三層。
現在窗簾拉得嚴嚴實實,全靠周圍半開的玻璃窗戶透進來光,有些昏暗。
李時珍在石灰水裡洗過手,泡過鞋底,這才走進裡面的屋子裡。
裡面溫度適宜,周圍安裝的水管,時不時會噴出水霧,增加空氣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