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七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

朱翊鈞驚訝地看著海瑞,想不到他在江蘇巡撫幾年,身處新舊思想衝突的前沿,居然思想發生了這麼大的轉化?

“海公,朕還以為你會繼續堅持己見,想不到改變得這麼快。”

海瑞露出淡淡苦笑:“皇上此言,羞煞老臣。

有時候心裡的壁壘,需要來自外界的狠狠一錘,才能把它砸裂。

楊開泰案,臣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貓膩,案卷刷過後知道楊開泰是冤枉的。可是不管臣如何暗示明講,揚州檢法局和司理院的人一直堅持已見。

臣原本以為這些混賬子敢在臣的眼皮底下,收受苟實德的賄賂,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叫督查局的巡按去查了查,結果發現這些傢伙沒有私下收受苟實德的錢財,他們就是認為楊開泰有罪。

成見像一座監牢,傲慢像一副腳銬,把那些檢法官和推官們囚禁在自己的樊籠裡,看不到公平和正義。

這些原本心裡應該有桿秤的傢伙,砝碼不再是證據和法律,是黨爭,是自己的前途,是是自己的喜惡,是趨炎附勢,是欺弱怕強,唯獨沒有百姓們最渴望的公正!

老臣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把這件案子以司法迴避的理由,轉到滬州司理院,又和李元江(李三江)溝通好,叫大名鼎鼎的上海檢法局做辯護方。”

聽完這些內幕,王一鶚好奇地問道:“海公,你如此做,等於揭了揚州司理院和檢法局的醜,你也臉上無光?”

是啊,瀘州司理院複審判決後,揚州司理院此前的判決就是誤判,揚州檢法局就是冤枉好人,身為他們的上司,一省之首的江蘇巡撫海瑞,當然是臉上無光。

海瑞淡然地說道:“老夫的這點顏面,有公正重要嗎?”

王一鶚鄭重起身,肅然地向海瑞拱手作揖。

海瑞笑了笑,坦然受了這一禮。

等王一鶚坐下,朱翊鈞繼續說道:“依法治國推行了好幾年,朕覺得舉步艱難,成效不佳。估計也就滬州的司法機構能交出一份讓朕滿意的答卷。

灤州、天津勉強能交出一份過得去的答卷。至於其它地方,連江蘇省首善之地的揚州都如此,其它地方朕更指望不上。

現在新政改革,張相率領的內閣步入佳境,朕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隨著工商大興,經濟形勢的一日千里,依法治國建設要加快步伐。”

王一鶚點頭附和:“皇上英明。

臣在進京途中,順江而下,路過兩湖、江西、安徽和南京,與一些舊故聊了聊,發現各地經濟案件層出不窮。

原告被告雙雙喊冤,原本主持公正的地方司法官員,或是束手無措,或者是稀裡糊塗。矛盾不斷激化。

究其原因,正如皇上所言,新的生產力在不停地發展,所需要的新生產關係卻沒有隨之發展起來。

工商大興,工業革命,自由貿易,全是此前聞所未聞的情況,產生的問題也讓許多儒學出身的司法官無從下手。

他們雖然記憶超群,把朝廷頒佈的律法背得滾瓜爛熟,司法流程說得頭頭是道,可是遇到實際案件,就完全原形畢露。

臣發現,楊開泰案在大明各地,比比皆是。矛盾越積越多,怨恨越積越深,皇上,臣覺得真的不容忽視。”

海瑞接著說道:“天下的矛盾和怨恨來自不公,只有堅持公正,才能緩和矛盾,化解怨恨,才能天下歸心,百姓安居樂業!”

海瑞擲地有聲的話讓朱翊鈞許久說不出話來。

海瑞還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位海瑞。

他心中有大明社稷,把天下蒼生放在第一位,所以在激盪變幻的時代風雲中,這位過去看上去很迂腐執拗的老臣,反而成了第一批改變頭腦,接受新思維的重臣。

朱翊鈞欣然地說道:“好,既然我們君臣三人達成了一致,那麼下面的話就好說了。

建立完善的依法治國制度,扭轉目前不利形勢,朕覺得關鍵在兩處,一是刑部,二是司理院。

刑部管著檢法部門,是大明最重要的司法行政部門。不僅有警政部門,負責刑事案件的前期偵辦,還有檢法部門行使重要的檢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