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咱們今天不講天文,不講年份,咱們來聊聊怎麼把這些深奧的理論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穴位和方劑。
先說穴位吧,給你講講跟“厥陰”、“少陽”相關的現代穴位,讓你感受一下中醫的神奇。比如,厥陰肝經上有個穴位叫“太沖”,就在你腳丫子的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往上一點點的凹陷處。要是你最近心情不好,感覺肝氣鬱結,按按這裡,就像給心情開了扇窗,透透氣。而少陽膽經上的“風池”,在脖子後面,靠近髮際線的兩邊,你低頭摸到的兩個凹陷就是了。按這裡,就像是給腦袋按了個“重啟鍵”,瞬間提神醒腦,特別適合加班熬夜後的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於方劑嘛,可以根據“熱寒雨”的提示,給你編個“四季養生茶”的配方,保證你聽了想試試。想象一下,春天萬物復甦,咱們用點“厥陰”風格的藥材,比如枸杞養肝明目),配上一點點菊花清肝熱),就像給身體來個溫柔的“春風拂面”。到了夏天,天氣炎熱,咱們加點“少陽”的元素,比如金銀花清熱解毒),再加上荷葉利溼解暑),就像是喝了杯冰鎮的“夏日涼風”。秋天乾燥,咱們就用點潤肺的百合、銀耳,再來點麥冬養陰生津),這就是一碗滋潤的“秋雨綿綿”。冬天寒冷,咱們就加點溫陽的肉桂、生薑,再來點紅棗補氣養血),就像是喝了碗暖身的“冬日暖陽”。怎麼樣,這個“四季養生茶”聽起來是不是既實用又有趣?
說起這“少徵、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簡直就是古人給我們開的一份神秘音樂處方嘛!
想象一下,如果身體是個挑剔的小吃貨,那五音就像是五道不同口味的菜。這“客運五氣順序”,就像是給身體安排的一場音樂盛宴,按照特定的順序來,保證讓你從耳朵舒服到心裡,再舒服到全身每一個細胞!
“少徵”就像是清新的檸檬水,酸酸甜甜,給你提提神;“太宮”呢,就像一碗熱騰騰的米飯,暖洋洋的,讓你的脾胃都笑開了花;“少商”嘛,就像一盤涼拌黃瓜,清脆爽口,幫你去去火;“太羽終)”就像是那碗壓軸的燕窩粥,滋潤又高階,讓你的身心都得到最完美的滋養;“太角初)”呢,就像是開場的小提琴獨奏,悠揚又充滿希望,拉開你美好一天的序幕。
厥陰、少宮、少陽,這些啊,在古代中醫裡可是代表著不同的臟腑經絡和自然界的五行變化呢。風清勝復同,同正角,聽起來是不是挺玄乎的?別急,咱們慢慢來。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的身體是一部古老的機器,那麼厥陰、少宮、少陽就像是這部機器裡的不同齒輪,它們各自轉動,又相互關聯,共同維持著身體的平衡與和諧。厥陰呢,咱們可以理解為現代中醫裡的心包經和肝經,它們就像是情緒的小調節器,負責疏通氣機,調節心情。少宮呢,咱們可以把它想象成脾胃這個“能量中轉站”,它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轉化成身體需要的能量。少陽呢,就像是身體的“小太陽”,指的是膽經和三焦經,它們負責溫暖身體,促進新陳代謝。
風清勝復同,這句話咱們可以理解為自然界的風和氣候對身體的影響是週期性的,有時候風大,有時候風小,但總體來說,它們都在維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同正角呢,咱們可以理解為這種平衡狀態在五行中對應著“木”的屬性,就像春天的樹木一樣,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
己巳、己亥,這兩個詞兒在古代是用來紀年的,放在這裡,咱們可以理解為在特定的年份裡,自然界的氣候和身體的狀態會有一種特殊的聯絡。比如說,己巳年或己亥年,可能風調雨順,氣候宜人,人的身體也會相應地感到更加舒暢。
其運雨風清,這句話咱們可以理解為在這樣的年份裡,自然界的雨水充足,空氣清新,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想象一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你漫步在郊外的小路上,微風拂面,鳥語花香,是不是感覺整個人都精神煥發,心情大好?
不過,咱們可不能光停留在想象上,還得來點實際的。比如說,咱們能不能根據這段文字,配製一個養生的小方子呢?當然可以啦!
咱們可以稱之為“風清養生湯”。首先,咱們得準備一些養肝明目的藥材,比如枸杞子、菊花,這些就像是給眼睛做spa的精華液,能讓你的眼睛變得明亮有神。再來點健脾開胃的,比如山楂、陳皮,它們就像是脾胃的小助手,能幫助你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最後,別忘了加點溫陽散寒的,比如生薑、桂枝,它們就像是身體的小暖爐,能讓你在寒冷的天氣裡依然感到溫暖如春。
具體制配方法呢,咱們可以這樣來:枸杞子10克,菊花5克,山楂15克,陳皮10克,生薑3片約10克),桂枝5克。把這些藥材放在砂鍋裡,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燉30分鐘,然後就可以享用啦!記得哦,這個湯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喝,這樣既能幫助消化,又能讓身體更好地吸收藥效。
當然啦,除了喝湯,咱們還得注意身體的“脈象”。脈象啊,就像是身體的語言,它能告訴我們身體的狀態如何。比如說,如果你的脈象比較細弱,那就說明你可能有點氣血不足,需要多吃點補氣血的食物,比如紅棗、桂圓。如果你的脈象比較洪大,那就說明你可能有點上火,需要多吃點清熱解毒的食物,比如綠豆、冬瓜。
咱們先來揭秘一下這段文字:“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徵”,這可是客運五氣的順序哦,就像是大自然的五線譜,等著我們去演奏健康之歌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象一下,如果你最近有點“宮”裡心裡)煩悶,那就來點“少宮”音吧,它溫柔得像春風拂面,讓你的心情瞬間多雲轉晴。接著,要是覺得自己“商”量事業或人際)不夠順暢,那就讓“太商”音來給你加加油,它就像是一劑強心針,讓你鬥志昂揚。
到了“少羽”,嘿,這可是個收尾的好手,像是悠長的尾音,告訴你該是時候放鬆一下,享受生活的寧靜了。而“少角”呢,它是整首曲子的開頭,清新得像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喚醒你沉睡的活力。
最後,“太徵”一響,那可是高潮迭起,像是給你的生活加了把火,讓你整個人都燃起來,充滿正能量!
厥陰、少商、少陽,這些聽起來就像是武俠小說裡的神秘武功秘籍,但其實它們是中醫裡的穴位名稱。不過呢,現代中醫對穴位的命名更加規範了,少商這個穴位名字倒是沒變,它位於我們大拇指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的地方,是肺經的井穴,能治療咽喉腫痛、咳嗽、鼻衄等症狀,就像是身體裡的“滅火器”,專治各種“上火”。
而厥陰和少陽呢,其實它們更像是中醫裡對人體經絡的一種分類方式。厥陰經包括了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厥陰肝經,少陽經則有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這些經絡就像是我們身體裡的高速公路,氣血在這些經絡上執行,維持著身體的各種功能。
接下來,“熱寒勝復同,同正角”這句,聽起來就像是兩個武林高手在比拼內力,難分高下。其實呢,它講的是中醫裡的一種病理變化,說的是熱邪和寒邪在體內相互鬥爭,此起彼伏,而“同正角”呢,可能是指這種病理變化在五行中屬於“角”音對應的木行,代表著一種生長、條達的氣機。
至於“乙巳、乙亥”,這兩個詞嘛,看起來像是算命先生口中的術語,其實是中醫裡用來表示年份或者運氣變化的。在中醫的五運六氣理論中,每個年份都有不同的運氣特點,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
接下來是“其運涼熱寒”,這句話聽起來就像是天氣預報,說的是在某個時間段裡,氣候會經歷涼爽、炎熱再到寒冷的變化。在中醫裡,這種氣候的變化也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比如炎熱的時候容易上火,寒冷的時候容易受寒。
說到方劑,我可以給你講一個“陰陽調和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