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心血來潮,就跟岐伯來了場“靈魂拷問”:“岐伯啊,我一直對那個陽明之復的事兒挺好奇的,你給我說道說道唄?”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展示自己的好機會,立馬清了清嗓子,開啟了“科普模式”。
岐伯慢悠悠地說:“黃帝您問得好!這陽明之復啊,就像是自然界的一場大掃除,清氣那是浩浩蕩蕩,席捲而來,連樹木都被吹得乾枯蒼老,好像一夜之間從青壯年變成了老爺爺。這時候,那些毛茸茸的小蟲子們可就慘了,它們得了一場大病,個個都變得兇猛異常,就像是被生活逼急了的小強。
咱們人要是攤上這事兒,問題也不小。首先,你會覺得腰側啊、肋骨那塊兒不舒服,好像有人在那兒偷偷捏你。這氣兒啊,還特別愛往左邊跑,搞得你整天唉聲嘆氣的,跟個林黛玉似的。要是再嚴重點,心痛、胃脹、肚子脹得像懷了個足月寶寶,還時不時拉肚子,那感覺,簡直比吃了瀉藥還酸爽。
更絕的是,你還會時不時嘔吐些苦水,咳嗽兩聲還帶打嗝,心裡頭煩得跟貓抓似的。這病啊,就在你的胸口那塊兒搗亂,讓你頭疼欲裂,感覺腦仁兒都要被擠出來了。要是再不管不顧,它還會趁機溜進你的肝臟,到時候,你就等著被‘嚇’得不輕,手腳抽筋,跟演雜技似的。
說到治療啊,有個穴位特別關鍵,叫‘太沖穴’,在古代醫術裡那可是救命稻草般的存在。不過,要是這穴位‘罷工’了,也就是脈搏摸不到了,那可真是神仙難救,只能準備後事了。當然了,這只是極端情況,咱們還是得積極面對,不是嗎?”
黃帝一聽,這陽明之復還真是來者不善啊,連忙追問:“那有沒有什麼方子能對付它呢?”岐伯微微一笑,說:“當然有啦,我這就給你開個‘陽明清掃隊’的方子,保證藥到病除!”
“這方子啊,咱們得用上黃芩15克,這可是清熱燥溼的高手;再加上茯苓15克,它能幫你利溼健脾,讓你體內的溼氣無處遁形;還有生甘草10克,調和藥性,讓大夥兒團結一致對抗病魔;再加上生薑三兩15克,驅寒暖胃,讓你體內的小太陽重新燃燒起來;最後,來點白芍15克,舒緩你的肝氣,讓你不再那麼‘易燃易爆’。
製作起來也簡單,把這些藥材統統扔進鍋裡,加水沒過藥材兩寸左右,然後用小火慢慢燉煮,煮到水剩下原來的一半,濾掉藥渣,剩下的藥液就是你的‘專屬聖水’啦。每天早晚喝上一碗,保證你藥到病除,精神煥發!”
黃帝一聽,這方子聽起來還挺有意思的,不過轉念一想,這脈象的事兒還沒弄清楚呢,於是又問:“那這脈象又是怎麼回事呢?”岐伯故作神秘地說:“脈象啊,那可是身體的小秘密,咱們得仔細聽它說話。陽明之復的時候,脈象通常會顯得弦而有力,就像琴絃被緊繃著,隨時可能斷掉一樣。這表示你的肝氣鬱結,氣血執行不暢。
黃帝繼續問岐伯:“嘿,岐伯,我一直想搞個明白,那個太陽之復到底是個啥情況?是不是太陽發小脾氣,然後又和好了的那種感覺?”岐伯一聽,這黃帝還真是會找樂子啊,但他還是一本正經地回答起來。
岐伯清了清嗓子,說:“黃帝啊,這太陽之復啊,其實就像是太陽偶爾鬧了個小情緒,結果它的那股子‘厥氣’——就是那股子不爽的氣,嗖的一下往上衝。這一衝可好,天氣立馬變了臉,水啊、雨啊、冰啊,嗖嗖地往下掉,那些個羽毛類的小動物們,比如小鳥小鳥們,可就倒黴了,一個個凍得直哆嗦,最後只能跟這個世界說拜拜了。”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這太陽也太不夠意思了,連小鳥都不放過!”
岐伯接著說:“不止是小鳥,咱們人體也跟著遭殃。太陽這一復,心和胃這倆兄弟就開始覺得冷颼颼的,好像吃了冰塊似的。胸膈那裡,就像是被什麼堵住了,不通氣,心裡那叫一個憋屈啊,還時不時隱隱作痛,感覺胸口像是被壓了塊大石頭。頭也開始疼起來,就像有人拿錘子敲似的,時不時還頭暈目眩,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旋轉,一不小心就能摔個大跟頭。吃東西也沒胃口了,看著美食就像看著毒藥一樣。
還有那腰啊,簡直是疼得要命,就像是被人狠狠踢了一腳,想彎彎不下,想直直不起,就跟個木頭人一樣僵硬。再看看外面的世界,地都裂開了縫,冰硬得跟石頭似的,陽光都失去了往日的溫暖,整個世界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冷冰冰的。
更慘的是,小腹那裡,就像是被人扯住了一樣,連著腰和脊椎,還時不時地往上衝,直衝心口,那感覺就像是心臟要跳出來似的。嘴裡還不停地吐清水,時不時還打嗝,噫聲連連,就像是剛吃了一頓大餐,結果全是空氣。要是再嚴重點,這股氣還會直接衝進心裡,讓人變得健忘,動不動就傷心難過,就像是林黛玉附身了一樣。”
黃帝聽得目瞪口呆:“這也太誇張了吧!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救救這些人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岐伯嘆了口氣:“辦法是有,但得看運氣。要是神門這個穴位的氣脈斷了,那就真的是神仙也難救了。神門啊,就是咱們現代說的手腕上的那個靈道穴旁邊,你按一按,能感受到脈搏跳動的那個位置。要是那裡沒動靜了,那就意味著心氣已絕,迴天無力了。”
黃帝一聽,急忙問:“那要是還沒到那一步呢?有沒有什麼方子可以救救急?”
岐伯說:“當然有,不過得講究個配伍。比如說,咱們可以用點附子,這東西大熱,能驅寒,咱們就用個10克,差不多就是兩小勺吧。再加點乾薑,也是溫中的好東西,同樣10克。還有炙甘草,能調和藥性,也是10克。這三味藥一起煮,煮成濃濃的湯,趁熱喝下去,保證全身暖洋洋的,就像是冬天裡的一把火。”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這方子聽起來不錯啊!不過,岐伯,你這方子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比如火候啊,煎藥時間啊?”
岐伯笑了笑:“火候嘛,得用文火慢燉,就像是燉肉的火候一樣,不能急。煎藥時間嘛,大概得煮個一兩個時辰,也就是現在的兩三個小時吧,得把藥性都煮出來才行。”
黃帝問岐伯:“岐伯啊,你說咱們遇到那些身體出狀況,比如陰陽失調、五行亂套的時候,該怎麼辦才好呢?”
岐伯一聽,嘿,這問題問得好,於是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那既專業又帶點幽默的講解:“陛下,這事兒啊,咱們得分門別類來處理。比如說,碰到那個厥陰風木在中醫裡,厥陰代表肝和膽,主風木之氣)鬧脾氣,咱們就用酸寒的東西去治它,就像用檸檬加冰塊去安撫一隻發狂的小貓咪。然後呢,再用點甘甜和辛辣的做輔助,甘甜呢,就像給小貓咪一塊糖,讓它緩緩情緒;辛辣呢,就像給它一點辣椒,讓它出出汗,釋放一下壓力。再比如說,咱們可以用白芍酸味)和龍膽草苦寒)來安撫它,白芍就像溫柔的母親,用酸味來疏瀉肝氣;龍膽草就像嚴厲的父親,用苦寒來鎮壓肝火的囂張。酸是用來疏瀉的,甘甜是用來緩和的,這就叫‘以酸瀉之,以甘緩之’。”
黃帝一聽,覺得挺有意思,繼續追問:“那要是少陰君火少陰代表心和腎,君火指心火)也調皮了呢?”
岐伯笑道:“哈哈,少陰這傢伙要是鬧起來,咱們就用鹹寒的東西去鎮壓它,比如海帶燉冰塊,鹹寒入味,再加點苦辛的調料,比如苦瓜和姜,苦是用來疏瀉心火的,辛是用來發散的。甘甜的呢,咱們這次不是用來緩和了,而是用來直接給它‘瀉’一下,就像給心火澆點糖水,讓它滅火的同時還感覺甜甜的。然後呢,再用點酸來收斂一下,免得它燒得太旺。辛苦的藥呢,就像給心火開扇窗,讓它透透氣。鹹味的藥呢,就像給心火披上一件柔軟的披風,讓它別那麼急躁。再比如說咱們可以用黃柏鹹寒)和黃連苦寒)來對付它,黃柏就像給心火披上了一件鹹寒的披風,讓它別那麼急躁;黃連就像給心火澆了一盆苦水,讓它滅火的同時還感覺苦苦的。所以,這就是‘以鹹寒治之,佐以苦辛,以甘瀉之,以酸收之,辛苦發之,以鹹軟之’的道理。”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又問:“那太陰溼土太陰代表脾和肺,溼土之氣與脾胃有關)要是也搗亂呢?”
岐伯擺了擺手:“太陰這傢伙要是調皮,咱們就用苦熱的東西去烘乾它,比如黃連燉羊肉,苦是用來疏瀉溼氣的,熱是用來溫暖脾胃的。再用點酸和辛做輔助,酸就像給脾胃加點醋,讓它更開胃;辛就像給脾胃加點辣椒,讓它更有動力。苦不僅能疏瀉,還能燥溼,就像給脾胃來個大掃除。洩呢,就是讓它把溼氣排出去。再比如說咱們可以用蒼朮苦溫)和茯苓甘淡)來整治它,蒼朮就像給脾胃來了一場大掃除,用苦味來燥溼;茯苓就像給脾胃開了一扇窗,用甘淡來利溼。所以,這就是‘以苦熱治之,佐以酸辛,以苦瀉之,燥之,洩之’的秘訣。”
黃帝點頭稱讚,接著問:“少陽相火少陽代表膽和三焦,相火指少陽之火)要是也不安分呢?”
岐伯笑了笑:“少陽這傢伙要是搗亂,咱們就用鹹冷的東西去制服它,比如鹽水冰棒,鹹是用來軟堅散結的,冷是用來降溫的。再用點苦辛做輔助,苦是用來疏瀉相火的,辛是用來發散的。再比如說,咱們可以用夏枯草鹹寒)和梔子苦寒)來制服它,夏枯草就像給相火披上了一件鹹寒的斗篷,讓它別那麼囂張;梔子就像給相火澆了一盆苦水,讓它滅火的同時還感覺涼涼的。鹹味除了軟堅,還能讓相火不那麼囂張。酸味呢,就像給相火套個韁繩,讓它別太野。辛苦的藥呢,就像給相火開條路,讓它別堵在身體裡。不過要注意,發的時候別用太熱的東西,免得火上澆油,溫涼的藥也別亂用。少陰君火要是搗亂,也是這個治法。”
黃帝聽得哈哈大笑,又問:“陽明燥金陽明代表胃和大腸,燥金之氣與肺胃有關)要是也不聽話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岐伯摸了摸下巴:“陽明這傢伙要是調皮,咱們就用辛溫的東西去溫暖它,比如生薑燉羊肉,辛是用來發散的,溫是用來暖胃的。再用點苦甘做輔助,苦是用來疏瀉燥氣的,甘是用來補養的。苦不僅能疏瀉,還能下氣通便,就像給陽明來個大掃除。酸味呢,就像給陽明加點醋,讓它更滋潤。再比如說,咱們可以用石膏辛甘寒)和杏仁苦辛)來對付它,石膏就像給陽明來了一場甘甜的雨水,用辛甘寒來滋潤;杏仁就像給陽明開了一條路,用苦辛來發散燥氣。所以,這就是‘以辛溫治之,佐以苦甘,以苦洩之,以苦下之,以酸補之’的法門。”
黃帝最後問:“那太陽寒水太陽代表膀胱和小腸,寒水之氣與腎和膀胱有關)要是也搗亂呢?”
岐伯聳了聳肩:“太陽這傢伙要是調皮,咱們就用鹹熱的東西去溫暖它,比如鹽水煮火鍋,鹹是用來軟堅的,熱是用來驅寒的。再用點甘辛做輔助,甘是用來補養的,辛是用來發散的。苦味呢,就像給太陽加點咖啡,讓它更堅固。再比如說,咱們可以用附子鹹熱)和桂枝辛甘溫)來溫暖它,附子就像給太陽加了一把火,用鹹熱來驅寒;桂枝就像給太陽披上了一件溫暖的披風,用辛甘溫來發散寒氣。所以,這就是‘以鹹熱治之,佐以甘辛,以苦堅之’的妙招。”
講到這裡,岐伯頓了頓,總結道:“陛下,您看,治這些個調皮的傢伙,咱們得根據它們的脾氣來。寒的咱就用熱的,熱的咱就用寒的;溫的咱就清清火,清的咱就暖暖身;散的咱就收一收,抑的咱就散一散;燥的咱就潤一潤,急的咱就緩一緩;堅的咱就軟一軟,脆的咱就堅一堅;衰的咱就補補,強的咱就瀉瀉。只要咱們掌握了這些大法,讓身體裡的氣都安安穩穩的,保持清靜,那病氣就會慢慢衰退,回到它該去的地方。這就是咱們治療的大體原則啦!”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