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黃帝又找上了岐伯,兩人一見面,黃帝就丟擲了個大問題:“岐伯啊,你說這自然界的五行勝復變化,它來得早還是晚,有沒有什麼規律可循啊?”
岐伯一聽,心裡暗笑:“這黃帝啊,又想考我呢!”但面上依舊是一本正經,悠悠地說:“黃帝啊,這事兒啊,咱們得從頭捋。你想啊,五行相剋這事兒,就跟咱們人間的恩怨情仇似的,一旦那個‘克’你的傢伙來了,你肯定就先病了。這病啊,它還不是一般的病,是那種讓你心裡窩火、憋屈得慌的病。然後呢,等你覺得差不多要被這病折磨瘋了的時候,那個來‘復仇’的傢伙就開始悄悄萌芽了。”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哦?這麼說來,這復仇的傢伙還挺會挑時候的嘛!”
岐伯點了點頭:“可不是嘛!這復仇的傢伙啊,它得等到那個‘克’你的傢伙力量耗盡了,它才肯出來。而且啊,它一出來,那可是要佔盡風頭的,非得鬧得滿城風雨不可。這力量嘛,也是有大有小的,有時候復仇的勁兒小點兒,有時候那簡直就是狂風暴雨啊!還有啊,這勝復之間啊,還有個講究,那就是‘勝和而和,勝虛而虛’。說白了,就是如果你被克的時候還能保持平衡,那復仇的時候也能保持平衡;要是你被克得虛弱不堪了,那復仇的時候啊,你也只能是個紙老虎了。這就是自然界的常理啊!”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伯爺啊,你這解釋可真是通俗易懂啊!這麼說來,咱們中醫看病啊,也得看看這五行勝復的早晚了?”
岐伯也跟著笑了起來:“那是自然啊!你看啊,咱們中醫看病,不就是得看看這人的五行屬性,再看看他現在的身體狀況,是不是被哪個‘克’他的傢伙給盯上了。要是盯上了,那咱就得趕緊想辦法,幫他把這復仇的傢伙給請出來,或者至少得讓他別那麼囂張嘛!”
黃帝一聽,更是笑得前仰後合:“岐伯啊,你這說得我都想去做中醫了!不過話說回來啊,這五行勝復的變化啊,還真是挺有意思的。就像咱們人間的恩怨情仇一樣,有時候你得忍著點兒,有時候你又得反擊一下,不然啊,這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岐伯一聽,也是笑得合不攏嘴:“黃帝啊,你這話可是說到點子上了!咱們中醫啊,其實就是講究一個平衡。你看啊,這五行之間啊,相生相剋,就像咱們人間的關係一樣複雜。所以啊,咱們看病啊,就得看看這五行之間是不是平衡了。要是不平衡啊,那就得趕緊想辦法調整一下了!”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對對對!岐伯啊,你這話說得太對了!咱們中醫啊,就是得講究這個平衡。就像咱們生活中的那些瑣事一樣,有時候你得忍一忍,有時候你又得反擊一下。不然啊,這日子可就沒法過了!而且啊,這五行勝復的變化啊,還跟咱們的情緒有關係呢!你看啊,有時候你心情不好了,那可能就是你被哪個‘克’你的傢伙給盯上了。所以啊,咱們得時刻保持好心情啊!”
岐伯一聽,也是連連稱是:“黃帝啊,你這話可是說到我心坎裡去了!咱們中醫啊,就是講究一個身心合一。你看啊,這身體上的問題啊,往往都跟情緒有關係。所以啊,咱們看病啊,不僅得看看身體上的問題啊,還得看看情緒上的問題呢!不然啊,這病啊,可是不容易好的!”
黃帝一聽,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岐伯啊,你這說得我都想去開個中醫心理諮詢所了!不過話說回來啊,這五行勝復的變化啊,還真是挺有意思的。就像咱們人生的起伏一樣,有時候你得經歷一些挫折啊,有時候你又得迎來一些機遇。所以啊,咱們得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行啊!”
岐伯一聽,也是笑得前仰後合:“黃帝啊,你這話可是說到點子上了!咱們中醫啊,其實就是在教咱們怎麼做人啊!你看啊,這五行之間啊,相生相剋啊,就像咱們人生的關係一樣複雜。所以啊,咱們得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行啊!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啊,都得保持冷靜啊!不然啊,這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黃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一臉困惑地對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我發現這自然界的勝復之氣就是自然界氣候的變化規律)老是愛玩‘失蹤’,有時候不按套路出牌,該來的時候不來,不該來的時候它又溜達一圈,這到底是唱的哪一齣啊?”
岐伯一聽,嘿,這不是個難題嘛,於是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鬍鬚,悠悠地說:“陛下啊,這事兒其實挺有意思的,得從咱們中醫裡的陰陽五行、四季更替說起。您想啊,自然界的這股子氣,它生成的時候跟它變化過程中的強弱,那可是兩碼事兒。就像咱們吃飯,餓的時候吃啥都香,吃飽了就開始挑剔了,對吧?”
黃帝一聽,點頭如搗蒜:“對對對,岐伯你說得在理。”
岐伯接著說:“您看,這寒、暑、溫、涼,就像是咱們四季的四個小助手,它們各自有自己的小脾氣,還特別喜歡在‘四維’就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轉換點)上搗亂。陽氣的活動呢,就像個早起的鳥兒,從春天開始,先是溫柔地來個‘小暖男’——溫,然後到了夏天,就直接變身‘熱情如火’的暑了。而陰氣呢,它就比較含蓄,秋天先是來個‘小清新’——清,到了冬天,那就徹底變成了‘冷酷到底’的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話:“這比喻,絕了!那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它們之間有啥不一樣呢?”
岐伯哈哈一笑:“陛下,您這問題問得好。這四個季節啊,就像是四個性格迥異的兄弟姐妹。春天呢,是個溫柔的小妹妹,她輕輕地來,帶著溫暖和生機;夏天,那就是個熱情奔放的大哥哥,恨不得把所有的熱情都灑在大地上;秋天,是個有點小脾氣的姐姐,她開始收起笑容,變得嚴肅,帶來涼爽和收穫;冬天,則是那個沉默寡言的哥哥,用寒冷包裹著世界,卻也藏著孕育新生的秘密。”
黃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大要》裡說的‘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又是什麼意思呢?”
岐伯耐心地解釋:“這句話啊,就是說每個季節的變化都是循序漸進的,春天的溫暖是為了夏天的炎熱做準備,秋天的涼爽中帶著一絲不滿忿),是因為它在為冬天的嚴寒蓄勢待發。咱們只要仔細觀察這四季的轉換,就像是派出去的斥候偵察兵),把每個季節的‘情報’都收集回來,那麼,無論是季節的開始還是結束,都能瞭然於胸了。”
黃帝聽完,拍案叫絕:“岐伯,你這一番話,簡直是把自然界的奧秘講活了!這陰陽五行,四季更替,原來這麼有趣!”
岐伯微微一笑,繼續他的“講解”:“陛下,您知道嗎?這自然界的‘遲到早退’現象,其實就像是咱們生活中的小插曲。有時候,春天來得晚了點,可能是因為冬天的寒氣捨不得走,多逗留了一會兒;夏天要是來得早了,那可能是春天的暖陽太熱情,提前把夏天的訊息給透露了。所以啊,咱們得學會理解這些自然的小情緒,順應它們的節奏,這樣才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話說有一天,黃帝閒來無事,就拉著岐伯聊起了天。黃帝一臉好奇地問:“岐伯啊,你說人的脈象差異,是不是跟咱們數學裡的數字一樣,有無數個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