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一看雷公這樂呵樣兒,心裡也是美滋滋的。他繼續說道:“這話啊,其實是一個道理。你看啊,咱們中醫治病啊,得上下兼顧,前後照應。不能只看到上面的症狀,忽略了下面的病因;也不能只看到先前的病情,忽略了後面的發展。所以啊,咱們得全面分析,綜合考慮,才能制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
雷公一聽,連聲稱妙,說:“黃帝大大,您這一番解釋啊,讓我對陰陽學說那是有了新的認識!原來陰陽不僅僅是簡單的對立統一,還得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啊!”
黃帝一聽,滿意地點點頭,說:“雷公啊,你總算是明白了!其實啊,陰陽學說不僅僅是中醫的基礎理論,更是咱們中國人看待世界的一種哲學觀念。它告訴我們啊,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絡的、相互影響的,咱們得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雷公這位老兄,一臉好奇地湊近黃帝,眨巴眨巴眼睛,就像咱們小時候問爺爺“為啥天空是藍色的”那樣,他開口問道:“嘿,陛下,我總聽你說診斷病情能‘十全’,這到底是個啥高深的道理啊?是不是跟變魔術似的,一出手就知道病人在想啥?”
黃帝一聽,哈哈一笑,心想這雷公還真是調皮,不過既然你問到了,那我就給你來個中醫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吧!於是,黃帝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中醫脫口秀”:
“雷公啊,你這問題問得好!要想知道‘十全’的奧秘,首先你得學會‘四知道’——知道啥是好啥是壞,就像分辨西瓜甜不甜,敲一敲聽聽聲兒;知道誰病了誰沒病,這可比偵探破案還厲害,得從蛛絲馬跡中找線索;還得知道病情是輕是重,是上升還是下降,就像看股票走勢圖,得預判下一步是漲是跌;最後,你得知道啥時候該行動啥時候該休息,這可是人生大智慧,跟咱們中醫的‘陰陽平衡’一個道理。”
雷公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心想這黃帝大大說得也太玄乎了吧?不過聽起來好像挺有道理的樣子。黃帝見狀,繼續他的“爆笑講解”:
“別急,還沒完呢!你得學會‘五觀察’——觀察病人的坐姿站相,是不是坐沒坐相站沒站相,這往往能透露出身體的秘密;觀察他們的行動舉止,走路帶不帶風,那可是氣血足不足的直接體現;最重要的是,你得學會觀察脈象,那可是咱們中醫的‘獨門秘籍’,透過脈搏的跳動,就能知道身體內部的情況,比gps還準!”
雷公聽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插嘴道:“哎呀,黃帝大大,你這說得也太神奇了吧?脈象還能看出這麼多東西?”
黃帝笑了笑,拍了拍雷公的肩膀,說:“別急,我這還有‘三法則’呢!第一,你得知道病人哪裡有餘哪裡不足,就像咱們吃飯,得知道自己是吃多了還是吃少了;第二,你得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對症下藥,這可不能馬虎,得跟打仗一樣,戰略戰術都得用上;第三,你得學會綜合判斷,把病人的形體、脈象、症狀都結合起來分析,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的診斷。”
雷公聽得連連點頭,心想這黃帝大大果然厲害,把中醫說得跟打遊戲升級似的,一環扣一環。黃帝見雷公已經入了門,便繼續他的“爆笑教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啊,診斷病情就像打遊戲,你得有攻略,有技巧。你得坐在那裡,穩如泰山,不急不躁,就像個老練的獵人,等待著獵物的出現;你得出入病房,行走如風,但又不失穩重,就像個優雅的舞者,在舞臺上自如地穿梭。你得用心去感受病人的氣息,觀察他們的神情,就像讀一本無字的書,從中讀出他們的心聲。”
雷公一聽,忍不住笑了起來,心想這黃帝真是太逗了,把中醫說得跟打遊戲、跳舞似的。黃帝見狀,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繼續說道:
“而且啊,你得學會觀察脈象的滑澀、寒溫,就像咱們吃火鍋,得知道是麻辣的還是清湯的;你還得觀察病人的體型大小,跟挑西瓜似的,得挑個熟透了的。你得把這些都綜合起來,跟病人的病情相對應,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的診斷。”
雷公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問道:“那陛下,要是這些都做到了,是不是就能‘十全’了?”
黃帝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算是吧,但還不夠。你還得學會‘逆從以得’,就是根據病情的變化來調整治療方案,不能一成不變;你還得知道病名,就像咱們認識新朋友,得知道人家叫什麼名字。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做到‘診可十全’,不失人情。”
雷公一聽,恍然大悟,心想這黃帝真是太厲害了,把中醫說得這麼簡單又這麼深奧。他忍不住拍了拍手,笑道:“陛下,你這說得太好了!我以後一定好好學習,爭取也成為像你一樣的中醫大師!”
黃帝一聽,也笑了起來,說:“好啊!那我就等著看你成為中醫界的‘網紅’了!不過記住啊,中醫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得下功夫,得用心去感受。就像咱們吃美食一樣,得細細品味,才能嚐出其中的滋味。”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