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伯繼續說道:“所以啊,黃帝啊,這十二原穴就像是咱們身體的‘守護神’,它們能反映出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也能幫助咱們調理身體。以後啊,你要是覺得哪裡不對勁,就可以先找找對應的原穴,說不定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呢!”
黃帝說:“嘿,岐伯老兄,我這心裡頭有個疑惑啊,就像吃了沒放鹽的麵條,淡得慌!都說肚子脹氣得找三陽經的穴位,拉肚子得扎三陰經的穴位,這到底是為啥呢?你給我說道說道。”
岐伯一聽,哈哈大笑,拍了拍黃帝的肩膀說:“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好,簡直就是十萬個為什麼裡的vip級別啊!來來來,聽我慢慢給你扒拉清楚。”
“首先啊,咱們得明白,人體這五臟六腑,一旦有了毛病,就像是衣服上紮了根刺,或者是被墨水濺了個汙點,又或者打了個死結,再或者是門給關死了。你想啊,刺紮了,拔出來不就完了嘛;墨水濺上了,洗一洗也就乾淨了;結打上了,耐心解一解,總能鬆開;門關了,找把鑰匙,或者乾脆來一腳,哈哈,不就開了嘛!”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喲呵,岐伯你這比喻,簡直是醫學界的段子手啊!接著說,接著說。”
岐伯清了清嗓子,繼續道:“有些人說啊,老毛病,治不好了,那都是瞎扯!咱們中醫的針灸,那可是有魔法的哦。高手針灸師,那手法,簡直就像是在玩解謎遊戲,一針下去,不管是多年的刺,還是陳年老汙,亦或是心結、腸梗阻,統統給你搞定!就像變魔術一樣,‘嗖’的一下,病就好了。”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那你說說,這針灸是怎麼變魔術的?”
岐伯故作神秘,壓低聲音說:“針灸啊,其實就是給身體發訊號,告訴它哪裡不對勁,趕緊調整。三陽經啊,那是負責給身體加油打氣的,像太陽一樣,能量滿滿。所以,肚子脹氣這種‘打氣過頭’的情況,咱們就得找三陽經的穴位,給它洩洩火,就像給氣球放放氣,讓它別那麼膨脹。”
“至於三陰經嘛,那可是滋養身體的溫柔鄉,像是細雨滋潤著乾涸的土地。拉肚子這種‘營養流失’的問題,就得靠三陰經來補補身子,固本培元,就像是給漏水的船打補丁,讓它別再漏水了。”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笑道:“岐伯,你這解釋,比吃紅燒肉還過癮!不過,我還是有點好奇,那些說老病治不好的人,到底是咋回事?”
岐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唉,那都是因為沒找到對的方法啊。你想想,治病就像是找寶藏,得知道藏寶圖在哪兒,還得有把趁手的鏟子。有些醫生啊,可能還沒找到那張藏寶圖,或者鏟子不夠鋒利,自然就覺得治不好了。但咱們中醫啊,講究的是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哪有治不好的道理?”
黃帝一聽,拍案叫絕:“說得好!岐伯,你簡直就是醫學界的哲學家,不僅治病救人,還啟迪人心啊!這麼一來,我這心裡頭的疑惑,就像是被你一針扎破的氣球,徹底沒影兒了!”
岐伯也笑了:“黃帝兄,你這是誇我呢,還是誇針灸呢?不過啊,話說回來,咱們中醫的魅力,就在於這份智慧與和諧,人與自然,人與身體,都得講究個平衡。針灸,不過是開啟這扇平衡之門的鑰匙罷了。”
說到這裡,岐伯突然話鋒一轉,幽默地說:“當然了,黃帝,你要是哪天也肚子脹或者拉肚子了,記得別來找我啊,直接去找三陽經和三陰經的穴位,它們可比我這個老頭子靠譜多了!”
黃帝有一天突發奇想,對身邊的岐伯說:“嘿,岐伯啊,我總聽你說針灸如何如何神奇,能治百病。那你給我講講,刺那些熱得跟火爐似的病人,和刺那些冷得跟冰棒一樣的病人,有啥不一樣的講究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岐伯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鬍鬚,說道:“這事兒啊,簡單又深奧,且聽我慢慢道來。”
“先說刺那些熱得跟吃了辣椒似的病人吧,你得想象自己把手伸進剛燒開的熱水鍋裡,那速度,得要快、準、狠!為啥呢?因為這些人體內啊,就像有個小火爐在熊熊燃燒,你得趕緊把火給滅了,不然燒壞了五臟六腑可咋整?這一針下去,就像消防員噴水一樣,得迅速降溫,讓那熱氣順著經絡往下跑,跑到腳底排出體外。這就是咱們中醫說的‘熱者寒之’,用寒涼的針刺法來對付熱病。”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哇塞,這比喻太形象了!那刺那些冷得跟南極企鵝一樣的病人呢?”
岐伯繼續笑道:“刺他們啊,你得想象自己是個懶漢,大冬天的不想出門,腳步沉重得跟灌了鉛似的。為啥呢?因為他們體內啊,陽氣不足,寒氣太重,你得慢慢溫補,激發他們自身的陽氣,讓他們從裡到外都暖和起來。這一針下去,就像給身體開了個小太陽,溫暖舒適,讓寒氣逐漸消散。這就是‘寒者熱之’,用溫熱的針刺法來調理寒症。”
黃帝點頭如搗蒜:“原來如此,那具體扎哪些穴位呢?快給我講講!”
岐伯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比如說,有個病人,他下面陽氣不足,上面卻熱得要命,這種情況咱們叫‘陰有陽疾’。這時候,你得找他的‘足三里’穴,這可是個養生大穴,位於小腿外側,膝蓋骨下方三寸的地方。你扎這一針,就像給身體開了扇窗,讓上面的熱氣順著經絡跑到下面來,和陽氣匯合,達到陰陽平衡。記住啊,扎針的時候得全神貫注,一針到底,直到病人覺得氣往下走了,這才算到位。如果還沒感覺,那就再來一針,直到熱氣乖乖聽話為止。”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笑道:“這足三里,簡直就是身體的‘熱氣球調節器’嘛!那要是病氣在身體上面,又靠近裡面的呢?”
岐伯答道:“這時候,你就得找他的‘陰陵泉’了。這穴位在小腿內側,膝蓋骨下方,摸著軟綿綿的,就像是身體裡的一個小水庫。你扎這一針,就像給水庫開了閘,讓病氣隨著水流往外排,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效果。記住哦,這是針對病氣在內、在上的情況。”
黃帝又問:“那要是病氣在上面,又靠近外面的呢?”
岐伯笑道:“這時候,咱們的‘陽陵泉’就該上場了!這穴位也在小腿外側,但比足三里靠上一點,就像是身體的一個‘排氣扇’。你扎這一針,就像給身體裝了個強力風扇,把病氣直接從體外吹走。這可是治療風溼、關節痛等疾病的利器哦!”
黃帝聽完,拍案叫絕:“岐伯啊,你這針灸理論,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武俠小說啊!每個穴位都是高手的秘籍,每一針都是絕世武功!”
岐伯哈哈大笑:“黃帝大人說得沒錯,中醫針灸,就是一部人體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寶典。咱們不僅要學會用針,更要用心去感受身體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手到病除’,讓病人恢復健康,笑口常開!”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