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一聽,立馬來了精神:“快說快說,啥招兒?”
岐伯神秘一笑:“這招兒啊,就是用鈹針一種古代很細的針)刺舌下的舌繫帶。想象一下啊,那舌繫帶就像是舌頭上的‘小皮筋’,刺一下,把‘小皮筋’放鬆了,舌頭自然就消腫了。不過這活兒啊,得專業人士來幹,咱們自己可別輕易嘗試哦!”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哈哈,岐伯啊,你這說得我都想去學醫了!不過話說回來,這針灸還真是神奇啊,以後我得好好推廣,讓天下百姓都能受益!”
岐伯一聽,也是滿臉欣慰:“黃帝大人啊,您能有這份心,那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啊!不過話說回來,針灸雖然神奇,但也得結合望聞問切,辯證施治才行。咱們中醫啊,講究的是整體觀念,陰陽平衡,可不是一針包治百病那麼簡單哦!”
黃帝閒來無事,就琢磨起人體這複雜的構造來了。他撓著頭問岐伯:“岐伯啊,你說這針灸之道,關於筋和骨的那些彎彎繞繞,咱能不能好好聊聊?我這心裡頭啊,跟揣了個十萬個為什麼似的。”
岐伯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長鬍子,說:“黃帝,您這可是問對人了!來來來,咱們這就開講。”
“您看哈,要是有人手伸不直,老彎著,那多半是他的筋出了問題。筋嘛,就像是咱們身體裡的橡皮筋,得有彈性,才能伸縮自如。要是筋緊張了、痙攣了,或者氣血不通了,那手自然就彎著啦。這時候,咱們針灸就得守著那些能舒筋活絡的穴位,比如咱們手上的‘合谷穴’。”
“合谷穴啊,就在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那塊兒鼓起來的肌肉上,一按下去,酸酸漲漲的,特舒服。這個穴位啊,那可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一把好手,筋的問題找它準沒錯!”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喲呵,這穴位還挺神奇!那要是手能伸直,就是彎不回來,這又是咋回事兒?”
岐伯擺了擺手,笑道:“這事兒簡單,手能伸不能屈,那就是骨頭的事兒了。骨頭啊,就像是咱們身體的支架,得硬朗,但也得靈活。要是骨頭關節僵硬了,或者骨質疏鬆了,那手自然就彎不回來了。這時候,咱們就得守著那些能強筋壯骨的穴位,比如‘腎俞穴’。”
“腎俞穴啊,在腰背上,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地方。您可別小看這穴位,它可是補腎益精、強健腰膝的寶貝。腎主骨嘛,骨頭的問題,找腎俞穴準沒錯!不過啊,黃帝,我得提醒您,這穴位自己可不好按,得找個手藝好的針灸師才行。”
黃帝一聽,樂的直拍大腿:“哈哈,岐伯啊,你這講解真是通俗易懂,我這腦袋瓜子算是開竅了!”
岐伯笑了笑,接著說:“不過啊,黃帝,這針灸之道,可不僅僅是守著幾個穴位那麼簡單。咱們還得根據病情,靈活運用各種手法,比如提插、捻轉啥的,那才叫真正的技藝高超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哎呀媽呀,這聽起來挺複雜啊!岐伯啊,你能不能再給我講講,這針灸具體是咋操作的?我這心裡頭啊,還是有點兒沒底。”
岐伯一聽,哈哈大笑:“黃帝,您這可是問到點子上了!來來來,咱們這就來個現場教學。”
說著,岐伯就拿起一根銀針,在黃帝面前比劃起來:“您看哈,這針灸啊,首先得選對穴位,然後消毒、進針。進針的時候啊,得講究個快、準、狠,就像咱們射箭一樣,嗖的一下,就扎進去了。”
黃帝一聽,嚇得往後一縮:“哎呀媽呀,這聽起來怪嚇人的!岐伯啊,你這手法可得溫柔點兒,我這老骨頭可經不起折騰。”
岐伯一聽,樂的直搖頭:“黃帝,您這可是多慮了!咱們針灸師啊,那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手法熟練得很。您就放心吧,保證讓您舒舒服服的。”
說著,岐伯就在黃帝手上的合谷穴上輕輕一紮,黃帝只覺得一股暖流從指尖湧向全身,舒服得直哼哼:“哎呀,這針灸還真是神奇啊!岐伯啊,你這手藝真是絕了!”
岐伯一聽,謙虛地笑了笑:“哪裡哪裡,這都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我這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黃帝一聽,感慨萬分:“岐伯啊,你這話說得在理。咱們中醫啊,那可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咱們得好好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啊!”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