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經水篇第十二(八)

黃帝也跟著岐伯一起跑了出去,只見一個病人躺在床上,臉色蒼白,人事不省。旁邊的小徒弟嚇得渾身發抖,說:“師父……我……我就是按照你說的……刺了足陽明胃經……六分深……然後留針了十下呼吸的時間……可……可他怎麼就暈過去了呢?”

岐伯一聽,氣得直搖頭,說:“你這個笨蛋!我叫你刺六分深、留十呼,那是對一般人而言的!這個病人身體虛弱,氣血不足,你刺得那麼深、留得那麼久,那不是把他給刺暈了嗎?”

小徒弟一聽,嚇得差點跪在地上,說:“師父……我……我錯了……我以後一定好好學習、不再犯錯了!”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說:“岐伯啊,你這個徒弟可真是夠逗的!不過話說回來,這也說明了針灸的重要性啊!我們可不能小看這小小的針灸,它可是關係到人的生死存亡呢!”

岐伯點了點頭,說:“是啊!針灸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領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掌握它、運用它!這個小徒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因為沒有好好學習、好好體會,所以才犯了這麼大的錯誤!”

說完,岐伯開始給那個病人施針救治,只見他手法嫻熟、針針到位。不一會兒,那個病人就悠悠地醒了過來,臉色也漸漸恢復了紅潤。

小徒弟一看,驚得目瞪口呆,說:“師父……你……你真是太厲害了!”

岐伯笑了笑,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你用心去學、去體會,你也能掌握針灸的奧秘。記住啊!針灸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領悟!”

黃帝突然心血來潮,對著他的岐伯說:“岐伯啊,你說咱們人體的這些經脈,有大有小,血呢,有多有少,面板呢,有厚有薄,肉呢,有軟有硬,就連那膝蓋後頭的膕窩,也是有大有小的。這些能不能像量尺寸一樣,給標準化了呢?咱們以後針灸的時候,也好有個準兒啊!”

岐伯一聽,嘿,這問題有意思,於是他慢悠悠地捋了捋鬍子,回答道:“黃帝大大啊,這事兒呢,其實還真能辦。咱們要找的那個‘中度’,就像是衣服的中號,大多數人都能穿,既不太緊也不太鬆。當然了,這裡的‘中度’是指那些身體還算健康,肌肉沒咋掉,血氣也還旺盛的朋友們。你要是非得拿那些瘦得跟竹竿似的,肉都快掉光的人來說事兒,那咱們這尺子可就沒法量了,針也沒法紮了,對吧?”

黃帝一聽,點頭如搗蒜:“對對對,岐伯你說得太對了!那接下來呢?咱們怎麼給這些‘中度’的朋友們量尺寸呢?”

岐伯微微一笑,說:“這事兒啊,咱們得用上中醫的‘五字訣’——審、切、循、捫、按。聽起來像武林秘籍裡的招式,其實啊,就是咱們中醫診斷的一套流程。”

“首先呢,‘審’,就是得仔細觀察,看看病人的面色、舌苔啥的,心裡先有個底兒。然後呢,‘切’,就是咱們常說的切脈,透過脈象來判斷身體內部的情況,比如氣血是不是通暢,臟腑功能咋樣。接下來,‘循’,就是順著經脈的走向,用手輕輕地摸一摸,感受一下有沒有哪裡特別不對勁兒。再往後,‘捫’,就是稍微用點力按一按,看看病人疼不疼,哪裡比較敏感。最後,‘按’,就是更深層次的按壓了,這主要是為了找到那些隱藏的痛點或者結節,這些都是咱們針灸的重點物件。”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話道:“岐伯啊,你這五字訣聽起來簡單,實則奧妙無窮啊!那按照這套流程下來,咱們就能準確地給病人制定針灸方案了嗎?”

岐伯擺擺手,笑道:“黃帝啊,您可別急著下結論。咱們中醫講究的是‘因人制宜’,就是得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調整治療方案。就算是兩個人看起來症狀差不多,但可能一個是因為氣血兩虛,另一個卻是溼熱內蘊,那治療起來能一樣嗎?所以啊,咱們在量度完尺寸之後,還得看看病人的寒、熱、虛、實,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來調整針灸的力度、深度和穴位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因適而為之真’啊!”

黃帝一聽,頓時豁然開朗,拍著手笑道:“哈哈,岐伯啊,你這解釋得太到位了!看來咱們中醫的學問,還真是博大精深,充滿了智慧和奧秘啊!”

岐伯也跟著笑了起來,說道:“黃帝過獎了。其實啊,咱們中醫的理論和實踐,就像是一場奇妙的冒險之旅。每一次診斷、每一次治療,都是對未知的探索和挑戰。而咱們這些中醫從業者,就像是勇敢的探險家,手持五字訣這把‘寶劍’,在人體這座神秘的‘城堡’裡,尋找著通往健康的道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一聽這話,更是來了精神,說道:“岐伯啊,你這麼一說,我倒真想親自體驗一下這場‘冒險之旅’了!咱們找個時間,一起去給病人看病吧!”

岐伯一聽,連忙擺手:“黃帝啊,您這身份尊貴,怎麼能輕易涉險呢?還是讓我這個老骨頭繼續當您的‘先鋒官’吧!不過呢,要是您真的對中醫感興趣,我可以教您一些基礎的診斷技巧,讓您也能感受到中醫的魅力所在。”

黃帝一聽這話,高興得像個孩子,連連點頭:“好啊好啊!岐伯啊,你可得好好教教我!”

於是啊,黃帝和岐伯這對師徒雖然黃帝是君王,但在這兒咱們就暫時忽略他的身份吧),就開始了他們的中醫學習之旅。黃帝學得那叫一個認真啊,每次岐伯講解完一個知識點,他都要自己動手實踐一番,直到完全掌握為止。

當然了,學習的過程中也免不了會有一些趣事發生。比如有一次,黃帝在切脈的時候,一不小心用力過猛,把病人的手腕都給捏紅了。病人疼得齜牙咧嘴,黃帝卻是尷尬得滿臉通紅。岐伯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連說:“黃帝啊,您這力氣可真不是蓋的!不過呢,咱們切脈的時候啊,還是得溫柔點兒,別把人家給嚇壞了!”

黃帝一聽這話,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知道自己在學習中醫的道路上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於是更加努力地學習起來。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