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說說巨骨穴吧,它就在肩膀後面那塊兒大骨頭上。這穴位啊,就像是改善肩背不適的‘小助手’。要是您肩背不舒服、痠痛啥的,揉揉它,保證讓您肩背舒服多了。不過啊,揉完之後記得多休息休息哦,畢竟肩背也是需要呵護的嘛!”
黃帝閒來無事,就琢磨起人體那些神奇的經絡穴位來了。他自言自語道:“哎,我這當黃帝的,啥都知道點兒,可這手太陰之筋的道理,我還真沒琢磨透呢!”於是,他決定找岐伯來問問。
岐伯一聽黃帝這麼說,立馬來了精神,心想:“嘿,這傢伙今天又想學啥新招了?”他清了清嗓子,慢條斯理地說:“手太陰之筋啊,這事兒可得從頭說起。”
“你看啊,這手太陰之筋,它就像一根隱形的繩子,從咱們的大拇指頭上開始。對,就是大拇指,你每天按手機的那個指頭。它從這指頭上爬起來,沿著手指頭一路往上,爬到了魚際穴那兒。魚際穴啊,就在大拇指根兒那塊兒肉嘟嘟的地方,你一按,酸酸漲漲的,特舒服。”
黃帝一聽,樂了:“喲,這魚際穴還能按摩呢?下次玩手機累了,我就揉揉它!”
岐伯翻了個白眼,心想:“你這黃帝當的,也太接地氣了。”但他還是接著往下講:“這筋從魚際穴出來,繼續往上走,走到寸口外側,就是咱們量血壓的那個地方。然後啊,它就沿著胳膊內側一路向上,爬到了肘窩那兒,結了個小疙瘩,咱們中醫管這叫‘結’。這肘窩裡的穴位啊,可不少,比如曲澤穴,就在肘橫紋裡,你一屈肘,就能摸到一根大筋,筋的內側就是它了。這曲澤穴啊,能清心火、洩血熱,你要是心裡煩躁、失眠啥的,揉揉它準沒錯兒。”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嗯,這曲澤穴聽起來挺有用的,我得記下來。”
岐伯接著講:“這筋啊,從肘窩出來,繼續往上爬,爬到了上臂內側,就是咱們常說的‘臑內廉’。然後它鑽進了腋窩,從缺盆穴那兒鑽了出來。缺盆穴啊,就在鎖骨上窩那兒,你深呼吸一下,鎖骨上窩那兒就會動起來,那就是缺盆穴的位置了。這穴位能宣肺止咳、理氣平喘,你要是咳嗽啥的,拍拍它也能緩解點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嘿,這缺盆穴還挺萬能的嘛!咳嗽也能治?”
岐伯無奈地笑了笑:“是啊,不過這得配合其他穴位和手法才行,可不是光拍拍就能好的。”
黃帝撓了撓頭,嘿嘿一笑:“我懂我懂,咱們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調理嘛。”
岐伯接著說:“這筋從缺盆穴出來,又繞回到肩上,結在了肩前髃穴那兒。肩前髃穴啊,就是咱們常說的肩髃穴,在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你一抬手,肩峰那兒就會凸起來,肩髃穴就在那兒附近。這穴位能疏經活絡、散寒通絡,你要是肩膀痠痛啥的,揉揉它或者拔罐、艾灸都行。”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嗯,這肩髃穴我也知道,每次打羽毛球打累了,我就揉揉它,挺管用的。”
岐伯心想:“這傢伙還真是個運動迷,啥都能跟運動扯上關係。”但他還是接著往下講:“這筋啊,從肩髃穴出來,又繞回到缺盆穴那兒,跟之前的路線形成了一個小迴圈。然後它繼續往下走,結在了胸裡,散在了賁門附近。這賁門啊,就是咱們胃的上口,中醫裡常說的‘賁’就是指它。這附近的穴位啊,有中府穴、雲門穴啥的,都能調理肺氣、寬胸理氣。”
黃帝一聽,眼睛又亮了:“喲,這中府穴、雲門穴我也知道,每次跑完步喘不過氣來,我就揉揉它們,挺舒服的。”
岐伯翻了個白眼,心想:“你這黃帝當的,還真是自學成才啊。”但他還是接著往下講:“這筋啊,從賁門附近繼續往下走,抵到了季脅那兒。季脅啊,就是咱們腋下的肋骨那兒,你一吸氣,肋骨就會動起來,那就是季脅的位置了。這附近的穴位啊,有章門穴啥的,都能疏肝健脾、理氣散結。”
黃帝一聽,樂了:“哈哈,這章門穴我也知道,每次吃多了肚子脹,我就揉揉它,挺管用的。”
岐伯無奈地笑了笑:“是啊,你這黃帝當的,還真是啥都知道點兒。不過啊,這手太陰之筋要是出了問題,那可就麻煩了。”
黃帝一聽,緊張起來:“啊?會出啥問題?”
岐伯說:“這筋要是出了問題啊,它所經過的地方就會出現轉筋、疼痛的症狀,嚴重的還會形成息賁病,就是咱們常說的肺氣腫啥的。還有啊,脅肋部也會感到緊張疼痛,甚至還會出現吐血的症狀呢。”
黃帝一聽,嚇了一跳:“這麼嚴重啊?那咋治呢?”
岐伯說:“治啊,就得用燔針劫刺。燔針啊,就是燒紅的針,劫刺呢,就是快速刺入,以知為數,就是以患者感到針感為度。還有啊,要以痛為輸,就是哪兒疼就刺哪兒。”
黃帝一聽,皺了皺眉:“這燔針劫刺聽起來挺嚇人的,不會把人扎壞了吧?”
岐伯搖了搖頭:“放心吧,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手法熟練,只要手法得當,是不會把人扎壞的。”
黃帝一聽,這才鬆了口氣:“那就好那就好。對了,這病叫啥名兒啊?”
岐伯說:“這叫仲冬痺。為啥叫仲冬痺呢?因為手太陰之筋跟肺經相通,肺屬金,金旺於秋,而仲冬乃秋冬之交,寒氣漸盛,金氣收斂,所以這筋就容易出問題,形成痺症。”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看來咱們中醫還真是博大精深啊!”
岐伯點了點頭:“是啊,中醫講究的是天人合一、整體觀念,把人體看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跟自然界息息相關。所以啊,要想學好中醫,就得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嗯嗯,你說得對。以後啊,我得多跟你學學,把這中醫的奧秘都琢磨透!”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