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4章 佛論

覷著渡法,裴皎然目中冷意尤深。此前她讓周蔓草打聽到,渡法本人頗為推崇《文殊師利般若經》,如今他講得也是這一卷。不過可惜《般若經》成書的時候,剛好是兩晉玄學繁榮,清談正盛時。所以有許多地方參考了玄學義理作為補充。

其實真要論起來,佛至漢入中土,卻在南北朝發展至鼎盛,到本朝信眾尤廣。和其入中原後,力將自己本土化和求得認同感,有很大關係。

“佛有三十三重天,道有三十六重天。兩家天數相近,真不知信哪一方好。”趙鳴鸞壓低聲音同龐希音說起話來。

龐希音聞言挑眉,“佛也好,道也罷。難道不是誰靈信誰?我如何不能同時信二者。再說了要是都不靈的話,我還信他們幹什麼?”

“希音可不能妄言,這佛陀就在上面看著你呢!小心他聽見你講他壞話。”周蔓草揶揄了她一句,轉頭看向裴皎然,“嗯?裴刺史怎麼個睡著了?”

她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足以讓在場眾人聽見。

此前陣仗赫赫而來的裴皎然,對渡法那番言論就已經讓很多人不滿。這會子又聽見她在這般法會上睡去,更是忿忿。可礙於裴皎然的身份,又不敢直言。

“某剛在夢中偶遇先賢莊子,與其同遊北海,共論理義。他與某說了句話。”說罷裴皎然牽唇,“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話音落下,饒是渡法再怎麼淡定。此刻也是變了臉色,更別說場上通曉詩文的信徒。

裴皎然這話擺明了就是在對渡法說,你說的那些東西我都知道,但是我可不會像你那樣說出來。

停頓片刻,渡法又繼續講起經文來。他現在說得都是《文殊般若經》的主旨,意在教百姓們學會何為,“隨佛方所,端身正向。”以及如何虔誠地念佛。

僅僅只是片刻的停頓,也足以讓不少百姓回首看向高大菩提樹下的裴皎然。望向她的百姓,目光中多了一絲探究。

裴皎然笑了笑,夜月傾瀉其身。神佛皆受世人一爐香,然二者皆誕於世人口中。所以成佛成神,可不是他們自個說了算。而是由眾生說了算。你若靈,我便多信你幾分,捧你於雲端。

意味深長地看了眼講經臺上唇齒翕動不停的渡法。裴皎然一笑,轉身移步離開。

見裴皎然一行離開,有一僧人道:“我佛慈悲授佛法,助世人積功德。著布衣者雖貧卻高潔,如佛前蓮燈納香於身。著錦衣者雖富卻髒汙,如盂中沉香斂盡髒臭。”

聽得那僧人的話,裴皎然止步轉身。揚唇冷笑一笑,“井蛙不知海則拘於虛,夏蟲不知冰則拘於時。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見佛法出須彌,如何不能納眾生。”

此處的爭辯聲讓渡法的講經,再度停了下來,場上百姓的目光亦落在了裴皎然身上。

渡法皺眉輕嘆一聲,“佛法納一粟,亦可納眾法。施主即得見佛性,何不如同我一道論法。”

喜歡重生後我和死對頭聯手復仇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和死對頭聯手復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