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豆腐’了,還偏偏諱疾忌醫,一不讓說,二不讓關,也太保守了!……就這樣的‘豆腐’,還想讓我去裡面攙和,是想把我變豆腐乳,還是怎麼著啊?”
鬱悶重重的秦不覺,出了家門,沿街溜達。走一段路,腹誹一段自己家中的長輩。
越走越想,他越感覺自己被聞映臺踩了的腳痠疼!
左顧右盼,小夥子想找地方處理一下。
祖父諱疾忌醫,他可不能啊!
恰巧在街道的斜前方,有一所新開的中醫門診,懸掛的招牌燈箱相當明亮,清晰地顯出“傳統推拿,專治跌打損傷”的字樣。
由於秦不覺逝去的外祖父曾是資深中醫,深諳推拿針灸,小時候的秦不覺頑皮,時不時碰撞扭傷,沒少找老人家治療。
因此,內心委屈得像孩子似的的小夥子沒再猶豫,翹著腳走向了中醫診所。
“趴好嘍,別動啊……您這腿麻、腰痠、走不動路外加後背抽疼的症狀,我摸著,不光是腰肌勞損,這幾節椎骨肯定也有問題!”
“怪不得我往腿上貼膏藥不管用,走不了多遠就累得慌!”
“這裡都彎曲變形了!我建議你:最好抓緊時間,去醫院拍個ct或做個核磁共振,確診一下,然後帶片子到我這裡來,我幫你仔細調理。不然,你腰部肯定使不上力,影響下邊腿走路,上身還往前傾,整個人活動受限,影響正常生活……”
“可不是嘛!”
中醫診所內,晚間生意不錯,用掛簾分隔的幾張病床上都有病人,或在扎針或在拔罐或照紅外線。最靠外的一張理療床上,一位中醫師正在幫患者診斷。
秦不覺只能在護士的安排下,暫坐在中式圈椅上等待。
掛簾內,醫師與患者慢吞吞地交流著,像熱燻的艾草煙氣緩緩傳出來,加上室內溫暖的中藥香氣,讓秦不覺漸漸舒緩了心情。
“哎喲,這裡,像針扎一樣!醫生,還有個情況:我上個月體檢,報告說我骨質流失得厲害。我去專科門診看了,那裡的醫生提醒我,說再不注意,我骨頭會變得像豆腐做的,容易骨折!”
醫生轉到外間,拿取針灸用品時,患者在裡面嘰嘰咕咕地述說。
又是“豆腐腰”?
秦不覺幾分錯愕——他今天怎麼繞不開這個詞了?
“呵呵,所以,你這‘豆腐腰’必須趕緊調理,不但要舒通經絡,還得強壯骨質,讓它能支撐你的身體,還能聯通上、下身經脈!”醫師笑著準備下針,順便拿了個針灸人偶,站在掛簾旁為患者解釋,“我特別要在腰部這幾個穴位上扎針,另加艾灸和中藥熱敷……”
秦不覺心裡有結,不耐煩聽這些,低頭開啟手機,百無聊賴地翻動。
幾個頁面後,有微信訊息進入,是他的碩士生導師轉發的新聞訊息。
秦不覺開啟,就見“關注初中學段教研實踐和學校高質量發展論壇”的新聞,內容大致是說:在一個孩子常規要接受的12年基礎教育學段中,初中學段看似普通,實則處於上下銜接的關鍵地位,就像一個人體的腰部,不僅連線著小學與高中時段,知識積累與技能實踐對大學時段也有相當的影響。因此,不同省市的校長趕赴專項論壇,就創新初中學段教研實踐、加強初中學校高質量發展展開積極交流……
對於這些內容,秦不覺是認同的。
他自己曾在初中學段遭遇學習瓶頸,差一點喪失學習信心,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學霸父母”生出的“學渣”……
要不是家中長輩和初中老師一起使力,結合他急躁毛糙的個性分析,找到解決做題總粗心出錯的方法,只怕他後來考入市級示範高中,再進入東海師範大學,準備將來當名師的夢想就泡湯了!
順著新聞內容繼續往下看,秦不覺被隨後的一行字,特別是雙引號內的文字磁石一樣吸住了目光與心思。
“可多年來,無論是城市還是鄉鎮,部分初中學校常處於‘豆腐腰’的尷尬狀態,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其中存在的問題雖千差萬別,但大體類似,呈現出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需要深層剖析,採取有效的應對解決措施,避免‘銅頭、鐵腿、豆腐腰’現象的持續……因此,我們建議:要提升整體教育質量,應當先壯‘豆腐腰’!據悉,已有地方教育部門計劃並展開專項行動。”
“這裡,是說’豆腐腰’,不是‘豆腐校’!”
秦不覺忽的,放下大長腿兒,從圈椅上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