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聽到動靜,拉開小半個簾子,笑問:
“小夥子,你也是腰上沒力氣嗎?放心,到我這,保管讓你的腰壯起來,讓你走路帶風,做事有勁兒!”
“奶奶,您做的鹹蛋黃豆腐還有嗎?我餓了,這就回家吃飯。”
耐住性子,秦不覺被中醫師用特製藥油在腳上一頓按壓揉搓後,出診所就給自家長輩打電話。
雖然他性格急躁,可不代表他笨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相反,他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總能將看似無關的事物巧妙地聯絡起來。
這一點,祖父和父親都稱讚過他。
也正因為如此,在秦不覺中學時文理科都表現優異的情況下,他們建議他選擇中文系,希望他未來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語文老師。
“嗨,的確還是我爺爺、我導師這樣的老薑辣!”走出診所的秦不覺感覺痠疼的腳面輕鬆了許多,想起中醫師自得滿滿炫耀的“含姜藥油”,感慨。
在腳部理療的半個小時中,他結合紀錄片中黃河“豆腐腰”防洪、診所裡病人腰椎的診療,飛快地反應過來,猜想——祖父不滿意的,是他輕意隨著輿論給了嘉橋中學“豆腐校”的定義。
而碩士生導師分享的訊息,從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角度打破了他對“豆腐校”的狹窄認識。
很可能,從祖父和導師的角度來看:嘉橋中學當下糟糕的現象屬於等待攻克的“豆腐腰”問題,而不是秦不覺他自己所理解的“學校口碑既然像豆腐碎到渣,那就沒有價值存續”……
想起年邁的爺爺還在燈下眯著眼睛給自己補包,秦不覺感覺到臉上和腳面上一樣,熱乎乎又辣兮兮的,趕緊大步回家去。
“你之前沒趁熱吃。這會再熱,估計不太好吃了。”
丁常青熟悉孫兒的開門聲,第一時間將留在鍋中的飯菜盛出來,笑眯眯地看著秦不覺狼吞虎嚥。
她與秦慎思的臥房中,輕輕說話的聲音,自秦不覺回家,就停了下來。此時,能聽到書房內,有人翻動書本的聲音。
秦不覺猜著,是自己的父母回家了,在忙工作,便不去打擾。
他打破了一層思想侷限,心情轉好,端起碗來吃得噴香,順帶稱讚祖母廚藝:“這豆腐其實還有營養的,被您這麼一做,也好吃!”
是啊,人家嘉橋中學招他惹他了?只因為接觸了網上、現場一些嫌棄的言語,他就想讓這所中學關停,也太欠考慮了。
先不說國內34個省、市、自治區及特別行政區的大範圍,就說東海市16個區縣,要接受義務教育的就有150萬左右的中小學生!
那每一所對口小學、初中的存續與執行,的確都有意義!
無論這些學校選址建設、軟硬體配備,還是師資隊伍建設,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哪能因為“豆腐”,說關就關。
挾裹著鹹蛋黃油沙的豆腐在秦不覺口中化開特有的滋味,他又想起嘉橋門口三個有趣的男生,想起頂著難堪、忍著委屈也要全力呵護學生的聞映臺……還有那帶著師生道歉,雖然看上去有些被動與無奈,卻肩披風霜沒有怨言的老校長……更有即將調任到嘉橋、提前趕來觀察校園的章形樹……另有莫名其妙開車到現場和章形樹嘀嘀咕咕,還“拐跑了”自家老爸秦守志的教科院金博士……
秦不覺越想,越感覺嘉橋中學有意思起來!
看來,這屬於“豆腐腰”的初中學校會有所改變啊!
就不知,會怎麼變?又往哪個方向變吶?
喜歡不覺玉樹映金臺請大家收藏:()不覺玉樹映金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