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蔭瀏笑道:
“那咱們的面子可是太大了,瞻巖兄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王守泰給來客一一斟酒,在座男士的酒杯都被倒滿,張充和要了一杯,白蒔芳因仍需哺乳不便飲酒,便微笑謝絕了。王守泰給眾人一一介紹桌上的菜品,那兩道魚是黑龍潭有名的虹鱒,眾人嘗過之後連聲叫絕,果然肉質肥美,鮮嫩多汁。周曦沐不知多久沒吃過裙邊了,口感軟彈,齒頰留香,實在美味。
在屋子裡呆久了,周曦沐才感受到這宅子構造的精妙,當下正是晌午,外面是火辣辣的毒日頭,四周朝天井伸展的大廈和小廈將烈日遮擋得嚴嚴實實,屋內全然不覺燥熱,反而十分陰涼。
大家一邊品嚐難得的美味,一邊天高海闊地隨意閒聊,席間笑語晏晏,眾人拉拉雜雜,暢談山南海北的見聞和舊日的曲人曲事,陳盛可說起湖南老家草魚的鮮美,張充和說起大弟張宗和在昆明結婚時朱自清和浦江清二位先生到場祝賀、大家唱曲到半夜的美好回憶,浦江清說起朱自清和夫人陳竹隱因崑曲結緣的美談,大家都紛紛追問,浦江清則不肯詳談,只說陳竹隱女士的‘春香’極好。楊蔭瀏說起漢語和其他語言的不同,不管歌曲還是戲曲,不光在縱向上要講究旋律和字句的配合,還要在橫向上注意漢字字音和曲調的匹配,他說最好的例子就是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其樂曲音調之昂揚低落總是和歌詞讀音的“平上去入”配合得非常嚴謹,上揚的音調配合上揚的曲調,低落的音調配合低落的曲調,之後大家便紛紛嘗試唱了起來,一時間,屋裡“起來”聲一片,發現果然跟楊蔭瀏說的一樣,都深以為然。
自打南遷之後,谷音社的社員四散各地,今日流落昆明的社員聚在一起,雖然只有楊蔭瀏、陳盛可、浦江清、張充和、陶光、白蒔芳六人,卻已經是十分難得了,言語間大家的懷念之情溢於言表。然而這一切對於周曦沐都是新鮮的,他越是聽得多,就越想了解得更多,於是好奇地問起大家學習崑曲的契機,大家紛紛回憶了自己跟崑曲結緣的最初記憶,輪到張充和,她已然有些微醺,擺弄著兩條粗黑的辮子說道:
“那可早了,我小時候一直跟著叔祖母在合肥長大,我的曾祖張樹聲當過江蘇巡撫,曾經養著一個可以唱全本的崑曲班子,我祖父張華奎從小耳濡目染,收集了不少崑曲戲本子,我小時候曾經在合肥的老屋見過,比如《牡丹亭》、《西廂記》、《桃花扇》這一些,只是我當時並不知道,那些古籍竟然是可以唱出來的。
我雖然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但叔祖母帶我回蘇州好幾次,我每次回去,父親都會帶著我和三個姐妹一起去看戲,父親小時候從《紅樓夢》裡知道了崑曲,少年時就讀了好多崑曲本子,簡直入了迷。我還記得那時候父親帶著姐妹幾個在蘇州河上乘船,一路追著崑曲傳習所的青龍船跑,只要青龍船在碼頭停靠,碼頭上的老百姓就會奔走相告,接下來好戲就準備開鑼了。碼頭上的戲我看過幾次,每次都看得入迷,可這樣的經歷我只有過幾次。
跟自小學戲的姐妹不同,一直到十七歲定居蘇州,我才開始正經學習崑曲。我參加了蘇州的幔亭女子曲社與道和曲社,跟著“傳字輩”的沈傳芷、張傳芳二位先生學習,沈傳芷教我唱閨門旦,張傳芳教我唱花旦,他們時常給我拍曲、說身段,盡心盡力,毫無保留。有一回我跟沈傳芷求教《豔雲亭》的身段,他說他不會,但他老孃家可能有這戲的身段,為了教我,他特意回老家跟父親沈月泉學了身段,又回來教給了我。
接下來就要說到咱們谷音社了,三四年我考上了北大國文系,那時候我大弟張宗和也在北平唸書,他在清華學歷史,後來他跟我說清華成立了崑曲社,名叫‘谷音社’,他說谷音社不拘校內校外,只要是喜愛崑曲便可參加,讓我跟他一道去拍曲,我就這樣成了谷音社的社員,為了參加同期,我每兩週從城裡跑去清華一次,唱到晚飯後已經來不及回城,就住在燕京大學女生宿舍。
我記得那時候谷音社常來的有唱旦的殷炎麟、李鼎芳,唱生的陶光、張宗和,生旦都唱的華粹深、許寶騄,還有一位殷炎麟,自稱是唱正旦的,但從來聽不到他開口,卻會拉二胡為我們伴奏。我們經常在清華的工字廳開同期,工字廳裡掛著一塊寫著“水木清華”的匾,裡面迴廊曲徑,花木葳蕤,房間多得數不清,夏日裡還時常聽見旁邊荷塘裡的蛙鳴,我們就是在這麼美好的地方跟著陳延甫先生學了《折柳陽關》、《掃花三弄》、《硬拷》、《書館》這許多曲子。如今想來,那真是無憂無慮的日子,實在是很懷念!”
陶光、浦江清、白蒔芳幾個人彼此看看,目光中充滿彼此瞭然的欣悅與惆悵。
似乎是感受到了大家的心情,張充和笑著說道:
“說出來也不怕你們笑話,我的數學實在是不靈光,當年我考北大的時候,數學考了個大鴨蛋。我進入谷音社之後,認識了許寶騄,他在北大數學系當助教,大家時常在一起拍曲,漸漸混得熟了,他才告訴我,他就是我的閱卷人。我這才知道,給我大鴨蛋的就是他!”
這則小趣聞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張充和也跟著笑,浦江清笑道:
“可惜許寶騄現在在英國留學,不能參加我們的曲會,不過此刻的他應該在不停地打噴嚏吧?”
在一片笑聲中,張充和接著說道:
“我記得只要一有空,我就找人一塊兒去看戲,韓世昌、白雲生他們在廣和樓演戲,我啊,章靳以啊、卞之琳啊,李健吾啊,還有我大弟,我們幾個經常三三兩兩地約在一處,一起包洋車去捧他們的場,那時候發生過一件趣事,一定得跟你們講講!”
喜歡剛毅堅卓的他們請大家收藏:()剛毅堅卓的他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