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況心中暗想。
四面羅角再起,這次是肅靜的角語。
四下皆靜,終於有人走到臺上。
打頭的是五位身著紅纓繡金甲的人,顧況在其中看到了之前見過的秦將軍,想必他們便是虎賁軍五位下將軍了。顧老將軍失蹤後,便由這五人代掌軍職。顧況又多看幾眼,把他們各個的容貌記在心中。
隨後上臺的是位年輕男子。起首那人身形微富,面白如玉,五官端方,一身儒士長袍,頭戴雅冠,手搖紙扇,是天底下人最喜歡的那一派讀書人風貌。
窸窣之聲複萌:“這人是誰?”
“不認識啊。”
“從未見過......”
“……我認得他。”
“聽說是新任的監軍,姓常。”
“你是說,從京城來的小常大人?”
“正是。”
顧況不由得多看了那人幾眼,愈看熟悉之感愈多,終於回憶起,他曾在京城雅集中見過這人。
他姓常,名清鴻,比之顧況大四五歲,一向是京城文人騷客中的名流。
不過顧況卻不太喜歡他。
一來,京城鄙夷武將之風甚眾,常清鴻之父官拜丞相,乃是文官魁首。常清鴻雖與顧況交流甚少,但他身旁交遊之人向來鼻孔朝天,從來不曾與顧況等武將出身的青年人交往,是以顧況一下子沒想起他來。
二來,顧況曾閱讀過那常清鴻的詩作。文人詩以載道,常清鴻流傳出的幾分筆墨,在京城一向被捧得極高,但是顧況到手一閱,並不覺有何異處。因而他覺得,這小常大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常清鴻站在臺上,對其中一位將軍窸窣耳語了幾句。將軍頷首,走上前來,大喝一聲:“肅靜——”
氣發丹田,聲如洪鐘,餘音一圈圈蕩開去,直蕩到周圍層林中,驚起一圈飛鳥。
場上嗡然躁動終於息了下去。
常清鴻上前一步,他說一句,那將軍重複一句:
“十月正陽之德曜然,上矜恤邊關守衛之將士,特遣使臣慰問。”
“使節奉旨,自京攜江南之魚米、南都之木材、京城之弓矢,車載連連,積庫滿倉。”
座下均是粗人,難能一下就聽懂這文縐縐的講話,好一會才反應過來,這是皇上給虎賁軍送東西來了。士兵中,兩三處爆發出歡呼之聲,旋即又回到了沉默。
顧況蹙起眉頭。要運送物資,並不需要來一個特別的使節那麼麻煩,只怕後面還有話。
“帝亦賜諭,宣讀於眾,以示訓誡。”
來了。顧況心中想,耳朵豎起,凝神細聽下面的宣旨。
旁邊人卻有些憊懶下來,交頭接耳的聲音,如同草地下齧齒的老鼠一般又起了薄薄一層。
顧況看到,常清鴻的眼神有些冷。但他沒有多數什麼,後退一步,背後轉出另一個人來。
剎那間,顧況心神大顫。
這人他認識。
他曾經無比熱切地、不擇手段地想要殺他。
劉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