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八章 被人跟蹤了

會議室裡,現在坐的這群人各個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因為他們確實不止一次遭受這種重創了,每次都是苟延殘喘的活下來,然後再拼命發展,之後又被人欺壓。

趙明陽現在就是他們急需要解決問題的人,其實趙明陽無非是提供方案,最終還得花青花等人出手,但這個方案定下來,那就是趙明陽的責任了,所以趙明陽不能輕易定一個短期方案,要長期的,最少十幾二十年可用的。

他為了這事和吳忠華聊了很久,吳忠華和趙明陽分析了一些現狀。

除了吳忠華外,他還和任老太太聊了一些事,又去請教了沈南山一些事,總之,身邊能請教的都去請教一些問題。

最終,得出一些自己的總結,和花青花要的三天時間就是為了這個準備的,提前去諮詢了一些人的意見和想法。

「大家的心情我能夠理解,我們現在確實很被動,很被動,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這麼被動?」趙明陽說道。

其餘人陷入了沉思,被動確實被動,但根源在哪?

「這麼說吧,你們想過為什麼歐美等企業當初在日韓後來轉移產業鏈到華夏,再之後去阿三那邊,為什麼他們都是可以選擇主動進入市場和主動退出,主動權為什麼都在他們手上?

原因很簡單,他們每次都可以掌握到命脈,簡單的說,他們每次可以把當地人口就業,企業上下游產業鏈和他們的企業關聯起來了,他們習慣性玩長線佈局嗎,而我們大多時候喜歡追逐眼前利益玩短線。

短線的弊端是打一槍換一炮,但企業不是個人,個人無所謂,今天在東北,明天到浙省一個小鎮,大後天到了R本,但企業不行啊,知名度高,企業市場份額在那裡了,產業鏈在那裡了,地球就這麼大,能容納企業業務發展的國家就這麼點,所以我們再也不能做短線了。

我們也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為什麼我們很多企業在歐美遇阻第一件事就是開工廠,大家不陌生吧?很多人被整頓過吧?

因為人家壓根就明白你們想做什麼,你們也想過這個問題對不對,對方是想讓你們在米國賺錢在米國花了,不讓你們帶走一毛錢,而你們的錢基本被工人賺取了,被他們收稅收走了。

他們這邊對咱們沒多大補貼力度,所以大家就不在這建廠了,工人工資太高了,所以他們自己也把企業放到更廉價的區域,大家在這邊其實做的都是零售形式,大部分是開店鋪的對不對,他們這邊就是要這麼做,為什麼?

因為這邊地廣人稀啊,工廠沒多大意義,但如果是增加商鋪商業街呢?形成一個商業區域,讓每個來這邊的人成為高額納稅人,讓大家以投資移民過來,增加的不只是當地的人口結業,人口消費還有地產行業。

對外還能吸引更多的外來移民,因為有一群拓荒者幫他們建設家園吸引更多投資移民的過來。

說難聽點,他們是想讓咱們來幫他們拓荒的,多少唐人街是咱們自己在這裡建設起來的啊,以前都是荒地,錢咱們的,稅咱們的,工人工資還是咱們出。

那麼我們必須要反擊了,既然他們只讓我們做零售,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把零售捆綁起來?

我們也把他們經濟命脈給抓了,但前提,這個需要三五年後才能盈利,你們願不願意做了。」

此話一出,臺下再次沉默了?一年回本對於他們都算保本,兩年不回本直接關了,不會堅持三年了,這也是趙明陽說的,只看眼前利益了,所以這對於在場的人都是一個挑戰了。

前期投資,萬一不回本怎麼辦?

其實這一點就是資本和商人的區別,商人大部分講究眼前利益,而資本是考慮長久利益,就是在專案投入前考慮的不是三五年的回

報,而是三五十年甚至是百年的回報。

華商從商人思維到資本其實才幾十年,以前計程車農工商確實讓這個思維被困了太久了,限制了一些人的思維。

能適應資本市場和玩轉資本市場的華商兩隻手數的過來,大部分講究的都是眼前利益,所以一直在被動防禦中。

歐美是不玩士農工商這一套的啊,屬於反過來了,他們玩的是資本運作,一切的出發點是運營產生利益,然後分配利益後繼續運營投資新的專案迴圈中。

花青花也是頭大,趙明陽提出這個點,確實很難搞啊,不賺錢,怎麼搞?

「我願意,不能在這樣了,一次兩次,我們都是這個迴圈,為什麼我們不能和他們對抗,就因為我們在人家眼裡是微不足道的一盤散沙,不足為患,我們沒有任何可以和對方談判的籌碼。」一名七十多歲的老者說道。

「陳老說的對,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啊。「

會議室裡一群人開始認同這個觀點了,這位老者的威望還是很大的,

「先生您繼續說吧,這是我作保,虧了算我的,我願拿出全部家當先投入進去。」陳老說道。

趙明陽繼續說道:「這事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但對於咱們而言反而是簡單的。

他們限制我們很多,但允許咱們開店,那就從店鋪下手吧。

不管什麼店鋪,我們都可以做成連鎖,但不是以前的模式連鎖,

比如服裝店,我們可以註冊一個品牌出來,然後所有華人商鋪都用一個品牌,米國什麼人最多?窮人最多啊。

我們搞一個網站出來,專門賣衣服,衣服多少錢?二十美刀以內,最多不超過三十美刀以內。

線上購物就近店鋪發貨,達到最快配送實效,然後線下店鋪還可以正常營業,我們必須先開,但咱們最好別開太多,三四十家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