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張張嶄新的銀票,卻是可兒嚇得不輕,她連手忙腳亂地推辭道,“老爺,用……用不了那麼多的!”
“給你你就拿著。”
江南擺了擺手,“反正以後要用錢的地方也多,你記著賬就行。”
可兒也不再推辭,收起銀票,“多謝老爺。”
吃飯間,敲門聲響起。
開門一看,正是趙文釗。
昨天夜裡,他便傳來訊息,秦珂大儒將於今日一早入京。
到時,趙文釗會親自來接他前往書院。
“江先生,我來接您了。”趙文釗躬身一禮,恭敬道。
“有勞趙兄了。”江南迴禮。
說罷,兩人登上馬車。
秦珂大儒住在書院,乃是書院的客卿院長。
書院,則位於京城東郊,煙雲山上。
在整個大夏,各種書院有不計其數,但名稱之前,皆有字首。
如鉅鹿書院,青竹書院……
而能僅以“書院”二字命名的,唯有煙雲山上一家!
作為大夏的社稷之本,朝堂上八成文官,都有在書院進修的經歷。
而面臨升職調位時,若是書院出身,也是極為加分的一項。
由此可見,書院的地位在大夏是何等超然。
更關鍵的是,書院中人可不全是隻會一天之乎者也的酸腐之輩。
他們更喜歡講道理。
因為他們口中所言,便是天地至理。
比如現在,江南所坐的這輛平平無奇的馬車,因為街巷擁堵,
在趙文釗一句“天上有路”後,便騰空而起,奔騰在雲朵之間。
就離譜。
一個時辰後,掩映在雲霧中的偌大書院,便出現在江南面前。
只是一靠近,江南便感覺到一股浩然的力量,隱隱籠罩。
想必,這應當就是讀書人所聚,流露而出的浩然正氣了吧。
馬車緩緩降落,在一座平平無奇的閣樓前。
趙文釗領著江南,朝樓中走去。
“江先生,老師就在屋內,小生便不進去了。”
行至房間門口,趙文釗如此道。
江南謝過他之後,推門而入。
屋中陳設簡單,一張矮桌,兩張草蓆,一個身穿白衣的老人,正坐在桌前。
他鬚髮皆白,身形瘦削,但卻是極高。
渾身無任何氣息外放,但僅是存在於那裡,便讓人感到心境平和。
老人睜開眼,露出和善的笑:“江繡衣,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