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前來的都是業界的頂尖專家,而且對國際還有國內醫療狀況相當瞭解。
半體外肝切除可以說是體外肝切除的基礎,而體外技術則是肝臟移植手術成功的保障。
雖然77年,滬上瑞金醫院就完成了第一例肝臟移植手術,但是因為條件限制,肝臟移植手術的療效很差,幾乎都算不上成功。
成功的手術不僅僅是把手術完成,還要保證患者術後的恢復以及生存,你做完了手術,患者卻沒能活幾天,手術就不算完全成功。
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國內的肝臟移植手術幾乎都一直處於停滯狀態,技術都掌握在國外頂尖的醫療機構手中,也是近兩年才開始稍微有點起色。
而且肝臟移植和純粹的半體外切除以及體外切除還是有所不同的,肝臟移植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進行的,整個肝臟都不能用了,不移植就是死,移植還有可能活,這種情況下,肝移植其實就是在賭命。
可體外和半體外只是切除腫瘤或者部分組織,和整體移植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如果體外和半體外的死亡率或者預後和肝移植一樣,那.....還叫什麼切除?
在這種情況下,半體外和體外手術的難度難點的掌握其實要更難一些,不過這方面卻又能給肝移植手術積累豐富的經驗。
這會兒霍振平哪兒還有心思關注別的。
“行,我先說一下患者的情況。”
方樂也不推脫,走上前,開始說患者的情況:“患者48歲,有輕微的肝硬化,長期菸酒史,之前並沒有肝病史......”
“CT片顯示,右半肝下側有三顆大小不一的腫瘤......腫瘤皆為良性,最大的腫瘤約有6CM,因為肝臟壓迫,隨時有破裂的危險......”
“大家看,這是患者的肝臟腫瘤的位置。”
這個時候西京醫院的會診室並沒有電子顯示屏,方樂說話的時候,會診室的窗簾已經被拉上,會診室的白布上以幻燈片的形式投放患者的檢查結果。
“腫瘤位置比較特殊,正好在患者的肝臟右後葉位置,而且腫瘤已經侵犯到了肝臟的動脈,切除難度相當大,如果採用常規手法,不僅僅切除難度高,而且很容易破壞動脈,造成大出血.....”
想要完全切除,最好的辦法就是行半離體肝切除,把肝臟從腹腔內拿出,不過部分黏連不需要切斷,然後進行切除。”
“小方.....”
等方樂說完情況,關良山這才道:“患者的情況我們已經瞭解了,以患者的情況而言,如果不進行手術,大概能有多長時間?”
“如果不進行手術,最多三個月時間。”
方樂進行了比較保守的估計。
就這還是在採取治療的基礎上,而且排除腫瘤意外破裂的可能。
“如果發生意外,隨時都有可能。”
“嗯,從患者的情況來看,不排除意外風險。”
董國平點頭道。
“半離體肝切除,從難度上講,比肝臟移植的難度還要大。”
關良山一直就是研究這個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相當謹慎,特別是操作的時候空間非常有限,對每一位醫生的要求都比較高,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手術失敗。”
“小方,關教授一直是咱們學校肝病領域的先驅者,對國外的半離體肝切除手術研究很深,其中的難點關教授很有發言權。”
韓建功對方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