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方樂創出的fa
g法肌腱縫合法,所以無論是霍振平還是跟著霍振平一塊來的關良山、董國強三個人都對方樂的態度不錯。
年紀輕輕,能創出新的肌腱縫合法,哪怕在別的方面毫無建樹,這樣的年輕人都值得重視了。
更何況方樂還有兩臺肝切除手術的經驗,甚至比肖聰璘水平還高。
這種事從霍振平口中說出來,關良山三個人都不懷疑。
這個年代的專家學者,大都還是很淳樸的,特別是五六十歲的老專家,那真的是經歷了風雨。
關良山已經六十五歲了,屬於那種退二不休的狀態,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卻依舊在搞研究,他們是伴隨著新華夏一路成長的,心中裝著的都是國家。
如今能有方樂這麼一位優秀的年輕後輩,關良山等人都是很欣慰的。
相比起韓勝學、肖聰璘甚至韓建功等人更在乎首例這個榮耀,關良山等人反而更在乎的是這個技術,如果能成功,那就說明國家在肝病領域又進了一步,在肝外領域的水平又提升了一步。
“我看過關教授關於肝切除方面的文章。”
方樂道:“半離體肝切除的難度確實要在肝移植之上,主要難點表現在操作空間有限,對醫生的要求非常高,其次器官低溫灌注技術、靜脈轉流技術等也必須到位......”
既然決定做這一臺手術,方樂剛才也是做了不少的準備的,半離體肝切除的難點,如何解決,這些方樂都要擺出來。
畢竟這一臺手術和方樂在東城市人民醫院做的肝切除手術不一樣。
那時候沒有掣肘,也是緊急情況,方樂可以果斷決定。
正如人常說的,很多事只有第一次和無數次,最難的是邁步,邁出第一步,後面無論多難,總是可以走下去的。
有了第一臺,方樂回了醫院很自然的就做了第二臺,不會有人質疑。
可現在半離體肝切除手術在國內而言都是沒有過的,想要完成這麼一臺手術,就不僅僅是方樂自己覺的他可以就可以的,他必須說服其他人,這樣才能去做這一臺手術。
聽著方樂和關良山等人的討論,肝膽外科的其他醫生這才從懵逼中變的更懵逼。
剛才關良山等人沒來之前,會診室也沒人說什麼事,方樂依舊在寫寫畫畫,除了知情人,吳樂陽等人都不知道什麼事。
這聽著聽著好像不對味了。
這是要幹撒?
半體外,準確的說是半離體肝腫瘤切除?
一時間,肝膽外科的幾位醫生都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了。
自己等人這是要見證歷史嗎?
“為了完成這一臺手術,我特意對患者的肝臟進行了預算,在細節方面進行了部分預演......”
方樂還在繼續說著。
在方樂的記憶中,國內的第一臺半離體肝腫瘤切除手術至少是在十年之後,如今這樣的手術提前十年,難度要比十年後更高,所以方樂也半點不敢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