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瘋啊!
方樂走到主臺中央發言位置坐下,現場逐漸安靜了下來,一些人都看向方樂。
特別是田邊有郎,緊緊的盯著方樂年輕的面龐,二十二歲的年齡,青澀的有點可怕。
如此年齡的醫生,在他們東京醫學部那都是打雜的存在,連上手術的資格都沒有,可現在,就是這麼一個年輕人,竟然完成了世界級難度的活體肝移植手術。
最主要的是,人家用的還是新的術式。
田邊有郎剛才在腦海中搜尋了半天,都沒找到什麼是背馱式原位肝移植。
今天田邊有郎過來,一方面確實是想了解一下華夏這邊的首例活體肝移植的狀況,另一方面,也確實是想在術後分析會議上給方樂一點難堪。
能讓華夏這邊的人吃癟,那也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雖然華夏完成了首例活體肝移植手術,但是,他們R國都已經完成了好幾年了,不算試驗性質的,成功的活體肝移植手術都有三十多例了,其中二十多例都有田邊有郎親自參與。
如此豐富的手術檯數和經驗,對肝移植術中的難點自然瞭解的更為清楚。
可方樂這邊整出一個背馱式,卻讓田邊有郎像是丈二和尚一樣有點摸不著頭腦。
“我們先看一下患者目前的情況吧。”
方樂一邊說著話,身後的幻燈片一邊開始播放,是患者在術中、術後的一些照片。
“目前患者已經甦醒,轉出了IUC病房,各方面情況都算良好,沒有明顯的感染、發熱以及臟器功能衰竭的徵兆,同時也沒有太過明顯的排斥現象......”
方樂身後的幻燈片一邊播放,方樂一邊說著:“雖然患者術後時間不算長,術後風險依舊存在,但是在術後初期的恢復情況來看,手術是相當成功的。”
這一點幾乎不用方樂多說,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明白。
這麼大的手術,患者術後甦醒的時間越短,情況越好,後續各方面情況也就越好,這是毋庸置疑的,越是大手術,大風險都在術後72小時之內,熬過72個小時,風險就會大幅度降低。
現場的都是肝外方面的專家主任,對這個常識還是很瞭解的。
田邊有郎看著幻燈片播放的照片,也不得不承認,患者的狀態確實非常好。
“供體方面,恢復的要更好一些,術後第二天就轉出了ICU,今天早上已經開始簡單進食。”
方樂繼續說著。
“從患者現在的恢復情況來看,這一臺活體肝移植手術算是比較成功的,不過畢竟是國內首例,術後還會不會有別的什麼狀況,這個還需要繼續觀察,就目前而言,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次的肝移植手術我們已經盡了全力。”
所有人都點著頭,患者術後這樣子的情況,這要不算成功,那什麼樣子能算是成功。
世界首例活體肝移植患者術後也不過活了6天而已,哪怕是R國完成的首例活體肝移植,患者術後也才活了二百多天,術後72小時內的情況絕對沒有現在的患者情況好。
“剛才林護士,江主任就麻醉和護理配合方面的一些要點做了分析,現在我就術中的一些難點和經驗再給大家說一說。”
說著,方樂身後的幻燈片再次變幻,成了術中的照片。
“術前分析的時候我們已經說過,活體肝移植的風險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患者,一方面是供體......在這一次具體的手術操作中,我們遇到的難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說著,方樂又停頓了一下:“當然,因為這一次手術採用的是背馱式原位肝移植,在一些細節方面和經典原位肝移植還是有著一定的區別的,如果有人不懂,可以現場提問。”
田邊有郎:“.......”
他怎麼覺的方樂說這句話的時候好像有意無意的看了他一眼,這話是專門對他說的嗎?
特麼什麼經典原位肝移植,什麼背馱式原位肝移植?
你自己就命名了?
經典原位肝移植和背馱式原位肝移植這兩個名詞現在都還沒有正式出現,畢竟經典原位肝移植的命名也是基於背馱式等一些肝移植方式的出現而命名的,要不然沒必要。
方樂是下意識的就按照自己理解的開始講,可這種下意識,卻給田邊有郎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方樂說完這句話,前排的一些人也都下意識的看了一眼田邊有郎。
之前不少人還覺得田邊有郎的到來或許會給方樂帶來壓力,可現在......
瑪德,人家說的名字田邊有郎好像都沒聽過。